「供佛齋天」法會
溫哥華佛光山於1/28-29啟建「供佛齋天」法會,歷經三年疫情後,今年恢復開放齋主實體參與法會。由住持覺初法師主法,引領大眾迎請三寶及諸天應供,共有200多人次親臨成就殊勝法會。
法會圓滿時,禮請前來支援的佛光山弘講師滿普法師為大眾開示。法師表示,傳供時為溫哥華信眾的虔誠所感動,而在禮拜的《金光明懺齋天科儀》中所諷誦《金光明經》的〈空品〉,與星雲大師所說的老二哲學相應,大師以白話的方式,讓大眾很好的了解「空」義,因此期許大眾發願今年至少「朗讀」一本大師全集的書,並寫下心得,供自己日後翻閱,也希望大眾在「法」上下功夫,福慧雙修,行解並重。
法會圓滿時,禮請前來支援的佛光山弘講師滿普法師為大眾開示。法師表示,傳供時為溫哥華信眾的虔誠所感動,而在禮拜的《金光明懺齋天科儀》中所諷誦《金光明經》的〈空品〉,與星雲大師所說的老二哲學相應,大師以白話的方式,讓大眾很好的了解「空」義,因此期許大眾發願今年至少「朗讀」一本大師全集的書,並寫下心得,供自己日後翻閱,也希望大眾在「法」上下功夫,福慧雙修,行解並重。
溫哥華「佛光之美」攝影展 揭開照片背後的祕密
佛光山與時俱進又一突破!大年初一,溫哥華佛光山揭開了2023「佛光之美」攝影展,這個與AR技術相結合的展覽,讓70幅靜態作品以動態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全新的3D藝術新體驗。從展出至今,吸引了幾百位觀眾駐足欣賞。聯邦國會議員謬宗宴、BC省議員屈潔冰、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立欣與列治文市長馬保定等貴賓於1月22日親臨開幕剪綵。並有市議員區澤光、Bill Mcnulty、Andy Hobbes、學務委員黃秀玲、Rod Belleza及律師陸家驥等嘉賓蒞臨盛會。
此次攝影展主題為「信仰與傳承」,收錄了2021年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舉辦的佛光之美「信仰與傳承」攝影比賽的得獎作品,並透過手機app Artivive,讓照片不再是無趣的靜態物體,而是活出生命的趣味3D藝術。
住持覺初法師特別感謝貴賓們的蒞臨,稱此展覽適逢新年第一天,可謂雙喜臨門,並表示加上Artivive軟體的結合,這些照片就好比有了3D動畫效果,還可以了解當時的背景因緣,讓藝術動起來,希望大家會喜歡這個創意,也希望大家一起來感受從信仰中得到的幸福喜樂。
卑詩省議員屈潔冰表示,他兩年前正式皈依為佛教徒,看到照片中對宗教的虔誠與喜樂很受感動。他呼籲大家來看看全球佛教徒是如何透過鏡頭來看世界的。身為政治人物,他想運用自己的力量與途徑來扭轉人們對佛教迷信的刻板印象。
列治文市議員Andy Hobbes則花了一個多鐘頭,很仔細地透過Artivive軟體掃描每一張照片,對於其衍生出來的動畫與音樂,頻頻驚呼不可思議。同時他也對道場中展示的影片與菩薩相深感興趣,表示若世界都能受佛教的感化,就不會有戰爭了。
自攝影展在文化走廊展出至今,已有300多位信眾體驗了這場全新的AR藝術新體驗,不但展現了全球佛光山的多元文化,其與時俱進、結合新科技的精神更讓人印象深刻。
此次攝影展主題為「信仰與傳承」,收錄了2021年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舉辦的佛光之美「信仰與傳承」攝影比賽的得獎作品,並透過手機app Artivive,讓照片不再是無趣的靜態物體,而是活出生命的趣味3D藝術。
住持覺初法師特別感謝貴賓們的蒞臨,稱此展覽適逢新年第一天,可謂雙喜臨門,並表示加上Artivive軟體的結合,這些照片就好比有了3D動畫效果,還可以了解當時的背景因緣,讓藝術動起來,希望大家會喜歡這個創意,也希望大家一起來感受從信仰中得到的幸福喜樂。
卑詩省議員屈潔冰表示,他兩年前正式皈依為佛教徒,看到照片中對宗教的虔誠與喜樂很受感動。他呼籲大家來看看全球佛教徒是如何透過鏡頭來看世界的。身為政治人物,他想運用自己的力量與途徑來扭轉人們對佛教迷信的刻板印象。
列治文市議員Andy Hobbes則花了一個多鐘頭,很仔細地透過Artivive軟體掃描每一張照片,對於其衍生出來的動畫與音樂,頻頻驚呼不可思議。同時他也對道場中展示的影片與菩薩相深感興趣,表示若世界都能受佛教的感化,就不會有戰爭了。
自攝影展在文化走廊展出至今,已有300多位信眾體驗了這場全新的AR藝術新體驗,不但展現了全球佛光山的多元文化,其與時俱進、結合新科技的精神更讓人印象深刻。
佛光年味回歸 溫哥華新春迎來喜氣與人潮
在後疫情時代,隨著道場的逐漸開放,溫哥華佛光山迎來了癸卯兔年新年,安排一系列迎春活動,包括眾所期待的年宵市場,於農曆年前一周1月14日便開跑,至大年初一,6個攤位一共展出4天,吸引了近千位民眾前往辦年貨,買年菜。
闊別2年,今年的年宵市場重新回歸,攤位上除了義賣傳統的年宵菜及素食調味料,還設置了祈願樹、敲平安鐘,更有充滿禪意的多肉植物應景。開市前,住持覺初法師率領全體工作人員誦念《心經》,並敲響迎新年的平安鐘,祈願大眾「仁和安康、富樂吉祥」。
這期間,不少三、四代同堂的家庭來寺禮佛。許多年輕人因為陪伴長者的因緣,第一次踏進佛門。而一對未滿周歲的雙胞胎寶寶,更受到熱烈的祝福,慧命之家悄然的傳承。
「佛光年味又回來了!」除了年宵市場引人駐足外,除夕普佛辭歲、燒年香、送舊迎新,以及大年初一禮千佛法會,都吸引了幾百位信徒回道場,感受新春的氣息。尤以年初一中午,人潮更是湧動,這是自疫情以來久違的盛況。
闊別2年,今年的年宵市場重新回歸,攤位上除了義賣傳統的年宵菜及素食調味料,還設置了祈願樹、敲平安鐘,更有充滿禪意的多肉植物應景。開市前,住持覺初法師率領全體工作人員誦念《心經》,並敲響迎新年的平安鐘,祈願大眾「仁和安康、富樂吉祥」。
這期間,不少三、四代同堂的家庭來寺禮佛。許多年輕人因為陪伴長者的因緣,第一次踏進佛門。而一對未滿周歲的雙胞胎寶寶,更受到熱烈的祝福,慧命之家悄然的傳承。
「佛光年味又回來了!」除了年宵市場引人駐足外,除夕普佛辭歲、燒年香、送舊迎新,以及大年初一禮千佛法會,都吸引了幾百位信徒回道場,感受新春的氣息。尤以年初一中午,人潮更是湧動,這是自疫情以來久違的盛況。
佛光童軍集訓營 深化知識技能
温哥華佛光童軍於2023 年 1 月 7 至 8 日, 在Deas Island Regional Park地區公園營地 (Muskrat Meadow Campsite) 進行兩日一夜活動。由3位偵察員領導 (Crew Scouter)及 6位羅浮童軍 (Rover)進行一系列深化童軍戶外技能知識及加强實習操作。
訓練內容分個人反思計劃, 討論各自的目標和未來計劃, 熟練童軍各類繩結應用於綁紮製作三腳架和露營桌。集體創作訓練包括圑旅備餐,從訂菜單到烹調,煮好一頓營養均衡的餐食。現場展開構建設計 (Pioneering) 理論與實踐並重。作為一個童軍領導如何回顧所舉辦過的活動,前瞻未來更好的規劃。以集思廣益討論建立營火義意和持續童軍精神要素。學習如何砍柴堆疊, 然後以點燃火種方式成功去生起一個營火。也為行義童軍(Venturer)晉級羅浮童軍舉行就職典禮儀式, 宣導每一位新晉羅浮童軍所應該備有的任命和責任。
童軍領袖透過每年一次温故知新的集訓練歷,即表示為自己充電如同注入正能量帶領童軍各小旅隊, 是凝聚童軍團隊精神,給每位領袖反思的絕佳機會。
訓練內容分個人反思計劃, 討論各自的目標和未來計劃, 熟練童軍各類繩結應用於綁紮製作三腳架和露營桌。集體創作訓練包括圑旅備餐,從訂菜單到烹調,煮好一頓營養均衡的餐食。現場展開構建設計 (Pioneering) 理論與實踐並重。作為一個童軍領導如何回顧所舉辦過的活動,前瞻未來更好的規劃。以集思廣益討論建立營火義意和持續童軍精神要素。學習如何砍柴堆疊, 然後以點燃火種方式成功去生起一個營火。也為行義童軍(Venturer)晉級羅浮童軍舉行就職典禮儀式, 宣導每一位新晉羅浮童軍所應該備有的任命和責任。
童軍領袖透過每年一次温故知新的集訓練歷,即表示為自己充電如同注入正能量帶領童軍各小旅隊, 是凝聚童軍團隊精神,給每位領袖反思的絕佳機會。
佛光人元旦迎春 疫情後首次圍爐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温哥華佛光山於1月1日元旦,在道場舉辧「元旦義工迎春聯歡會」。住持覺初法師、國際佛光會温哥華協會督導委員會督導長連漪、温哥華協會會長吳家遜親臨會場,與165位義工一起送舊迎新。
覺初法師首先代表常住,感謝義工菩薩們長年來的發心護持。因疫情之故,已有2年沒有實體團聚圍爐。過去1年,在星雲大師2022法語「處世無畏,和平共存」的信念指引下,大家能以信仰的力量,不再怖畏、害怕。在防疫措施漸次開放之際,迎來了久別重逢的實體聯歡會,祝福新的一年「仁和安康,富樂吉祥」。
往年的圍爐都是大家共聚一堂,一同享用美食。今年雖已放寬警戒,但為了慎重起見,常住精心製作美味、喜氣的盒餐,由義工們帶回家享用,令義工們備感驚喜,銘感在心。
活動中安排了豐富的節目,以饗義工。北美藝術家協會湯月明演奏古琴曲〈關山月〉、男高音李振杰結合美聲與民族唱法演唱〈節日快樂〉、佛光合唱團演唱〈甘露歌〉、佛光青年圑與善童學苑小朋友聯合表演「三好帶動跳」、和諧分會以手語與唱跳,帶動〈給〉的歡喜、太極班演練剛柔並濟的「吳家」太極拳、佛光童軍「繩結多多Fun」比試,以及列治文第二分會「與眾同樂」的遊戲等,帶給大眾無限歡喜。
「今天的心情就像遊子回家,非常開心!」連漪表示,在疫情期間,常住總是想方設法連結心情失落的會員與信眾,採取線上直播方式,一如既往地舉辦每周法會與各項活動,對義工的關心重視都令人感念在心。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而道場正是廣結善緣的好地方,希望大家好好把握種福田的機會。
活動最後,由覺初法師率領住眾法師以及在場大眾一起獻燈祈福,在一片燈海與藥師佛號聲中,結束歡喜又莊嚴的一天。
覺初法師首先代表常住,感謝義工菩薩們長年來的發心護持。因疫情之故,已有2年沒有實體團聚圍爐。過去1年,在星雲大師2022法語「處世無畏,和平共存」的信念指引下,大家能以信仰的力量,不再怖畏、害怕。在防疫措施漸次開放之際,迎來了久別重逢的實體聯歡會,祝福新的一年「仁和安康,富樂吉祥」。
往年的圍爐都是大家共聚一堂,一同享用美食。今年雖已放寬警戒,但為了慎重起見,常住精心製作美味、喜氣的盒餐,由義工們帶回家享用,令義工們備感驚喜,銘感在心。
活動中安排了豐富的節目,以饗義工。北美藝術家協會湯月明演奏古琴曲〈關山月〉、男高音李振杰結合美聲與民族唱法演唱〈節日快樂〉、佛光合唱團演唱〈甘露歌〉、佛光青年圑與善童學苑小朋友聯合表演「三好帶動跳」、和諧分會以手語與唱跳,帶動〈給〉的歡喜、太極班演練剛柔並濟的「吳家」太極拳、佛光童軍「繩結多多Fun」比試,以及列治文第二分會「與眾同樂」的遊戲等,帶給大眾無限歡喜。
「今天的心情就像遊子回家,非常開心!」連漪表示,在疫情期間,常住總是想方設法連結心情失落的會員與信眾,採取線上直播方式,一如既往地舉辦每周法會與各項活動,對義工的關心重視都令人感念在心。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而道場正是廣結善緣的好地方,希望大家好好把握種福田的機會。
活動最後,由覺初法師率領住眾法師以及在場大眾一起獻燈祈福,在一片燈海與藥師佛號聲中,結束歡喜又莊嚴的一天。
2023年致護法朋友們的一封信

位護法、朋友們,大家吉祥:
「舊年鐘聲入新年,爆竹陣陣歲經添」,邁入2023年,心保謹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新春祝福語「仁和安康‧富樂吉祥」祝福大家,大師慈示其意義:「2023癸卯兔年,以慈心待人,一切好事皆圓滿。」
佛光山自1967年開山至今,已邁入第57年,感謝大師帶領僧信二眾,一步一腳印,篳路藍縷開展人間佛教的新氣象,如今薪火傳燈到了我們這一代,不僅要回顧過去,更要展望未來。
回顧2022年,首先以「教育培養人才」來說,為提升佛光山徒眾弘法能力及佛學素養,佛光山傳燈會自2021年恢復大師早年成立的「傳燈學院」後,以「解在宗門‧行在人間」為教育目標,去年「佛光學」開設「佛教青年篇」及「宗風、制度篇」;另有法務、經典、社教、知客、數位弘法、叢林典座、弘講、溝通與輔導研習及英文經論研習等選修課程,全球有逾1300位佛光弟子進修。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也有可觀成果。4月,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日公布「2022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台共有45所大學校院入榜,南華大學並列第14名、私校排名第5。
7月,美國西來大學續獲美國高等教育機構WSCUC認證,同時學位及學歷也獲台灣教育部正式承認;菲律賓光明大學教學大樓、三好體育館也於8月峻工。澳洲UniRank評選「2022世界佛教大學排名」,南華大學名列全球第8、全國第1;佛光大學名列全球23、全國第3。
南華大學因長期推動節能減碳,已連續3年獲「國家企業環保獎──金級獎」,11月,再獲該獎項的最高榮譽「巨擘獎」。澳洲南天大學創辦「社區對話」雲端平台,交流生活佛法的應用,也在10月邁入第100期,見證共建友好和諧社區的里程碑。
普門中學用心辦學,落實大師「好苗子人才扶植計畫」,王言名等3位同學在「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的決賽評比中,獲國中組第1名;12月,普中棒球隊榮獲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亞軍,締造校史最佳紀錄。
人間佛教思想的推動在時代機遇下,更有所獲,9月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與上海大學合作,成立了「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和馬來西亞最古老著名的國立馬來亞大學做MOU儀式,促進未來教學以及研究交流,並且在11月正式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12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於台北漢學研究中心舉辦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新書發布研討會,11位學者分別從哲學、文學、宗教、社會學等各方面,將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系統化、專業化、學術化,經歷百年推進的人間佛教,肯定是引領佛教未來發展的一道光明。
「文化弘揚佛法」部分,除了佛光大藏經各部藏經精進不懈的編輯外,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的藏經樓,也在全球各文化單位等同心協力下,各版本重要藏經、星雲大師中外文著作等都相繼入藏。
8月,佛光文化出版的高僧漫畫《釋門千里駒──玄奘大師》榮獲國家文化部第44次中小學生推薦讀物。星雲大師的中外文著作,也於11月首次登陸澳洲書展。《人間福報》每日PDF頭版,被收錄至美國自由論壇網站,海外版遍及4大洲17個國家地區。
澳洲墨爾本,9月由佛光山主辦、David YU家族基金會承辦,Artists in Motion跨界合作《智慧與光‧一筆字的人生──佛光山星雲大師》全球首播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受當地關注,有逾萬人參加。
11月,在佛館舉辦「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關於文物交流合作的框架協議」,我和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李群會長,經由網路視訊連線進行簽署第3個5年合作,為兩岸佛教文化藝術交流再添新頁。
全球佛光人在世界各地的弘法盛況,實在不勝枚舉,我無法一一說明,但各位的弘法都是功不唐捐。
過去3年來,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全球佛光人匯聚愛心,持續捐贈防疫物資及各項援助,台北、新北、台中市政府及南投縣政府均特別表揚防疫有功的機關團體,佛光山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北道場、金光明寺、大慈佛社、清德寺等皆獲肯定。
教育部頒發「社會教育貢獻獎」,我代表佛光山,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分別獲「個人獎」及「團體獎」,這是屬於全體佛光人的殊榮。
去年,全球多個國家地區也面臨動蕩不安,除了俄烏戰火、阿富汗政變,以及斯里蘭卡政府經濟崩潰,導致能源糧食及醫藥用品等短缺;再加上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等地都傳來嚴重災情,佛光人皆在第一時間予以人道關懷與援助。
2月,由馬來西亞世界和平組織(GPM)、金馬數字投資銀行,大馬外交部協調,國際佛光會東南亞副祕書長覺誠法師載著4715公斤愛心捐贈物資,順利送抵阿富汗喀布爾國際機場。3月,率團遠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參加第一屆國際佛教大會,在開幕典禮上與巴基斯坦總統阿里夫‧艾維交流,並贈予大師著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英文版給總統。
在宗教交流方面,2月,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在內政部長徐國勇見證下,由靈鷲山佛教教團創辦人心道法師、十方禪林開山方丈首愚法師、香光尼僧眾方丈悟因法師、福智僧團住持如淨法師與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吳志揚以及我接任第3屆主席團。
世界疫情稍緩之際,「佛光山2022年傳授國際萬佛三壇大戒」特別於10月15日至11月1日啟建,恭請開山星雲大師擔任得戒阿闍黎,海內外共有208位戒子求受大戒,分別來自紐西蘭、泰國、馬來西亞、加拿大、印度、大陸、香港、台灣等地。此次僧眾來自教界各道場,為歷年比例最高,除了肯定佛光山傳戒嚴謹,更看到大師成立「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促進教界融和的成果。戒會圓滿前安排戒子前往嘉義、台中行腳托鉢,不僅萬人空巷,信眾風雨無阻護法的精神,更令人感動。
佛光人秉持三好、四給的精神,在全世界深耕弘法,受到各界的肯定。心定和尚在泰國佛光山泰華寺成立大智語言學校、「泰華佛典翻譯中心」翻譯大乘佛典致贈泰國三百多個大學,成功促進南北傳佛教的交流往來。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於10月,前往「澎湖媽祖觀光文化園區」,主持灑淨祈福法會,園區內有一尊媽祖銅像,48公尺高,為世界最高的媽祖銅像,可環視澎湖內海,帶動地方觀光發展。
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於8月,受聘為巴西「婦女委員會」宗教代表的主任委員,也是唯一的宗教代表。此外,「巴西和平大使協會」推崇星雲大師為世界和平的貢獻,及表彰心保帶領全球佛光人促進世界真善美,在10月特別頒發和平榮譽狀表揚。11月,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長年以來投入社會公益慈善工作,獲「華人公益大使」授證。
同月,紐西蘭舉辦「100位2023紐西蘭當地英雄獎」,表揚對該國有巨大貢獻的本土人士,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是得獎人中唯一的亞裔人士,和唯一的宗教人士,為佛教在紐國創下全新紀錄。
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與佛光山、天主教高雄教區於12月共同舉辦的「活出愛──祈福之路」活動,以「慈悲與愛」的精神,一起為台灣祈福,共同為世界和平努力,迎接光明未來。
危機四伏的2022年,佛光人總能化為轉機,繼而展望未來。今年10月,適逢國際佛光會創會30周年,在創會地美國佛光山西來寺舉辦為期8天的「國際佛光會2022年第7屆第4次世界理事會」,會中首次舉辦萬人元宇宙會議,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佛光人一起在雲端,討論文化、教育、慈善、環保各項議題。
會議期間,也發表了本山攜手網龍網絡集團推出的佛教元宇宙「佛光雲宇宙」,為全球第一個佛教團體將元宇宙科技結合網路弘法,直接「把佛光山搬進元宇宙」。預計再推出手機版,增加早晚課共修、打造個人化線上佛堂等新功能。
5月,正值台灣疫情高峰期,《人間福報》排除萬難,在台北世貿中心一館推出「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共有600攤蔬食廠商共襄盛舉,並舉辦佛誕浴佛祈福法會,祈願疫情早日平息。並費時2年開發「蔬福生活App」收納逾5000家素食餐廳於11月1日世界純素日推出,獲得廣大回響。
為呼應聯合國設定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減緩地球暖化,國際佛光會、《人間福報》等5個單位參與7月的「2022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會中宣告佛光會中華總會將透過「T-Earth植樹行動」產生的碳吸存量,在2030年以前達到聯合國訂定的淨零目標,成為首個淨零宗教團體;佛光山也率先提供100公頃林地響應計畫,待拋磚引玉,建立森林復育典範。
佛陀紀念館和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在佛館成立「佛教植物園區」,以法顯大師《佛國記》、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一切經音義》等經典為依據,共有56種、230棵佛經記載的植物,是台灣目前數量最多的佛教植物園。
此外,世界氣候基金會(WCF)肯定「T-Earth植樹計畫」,9月由國際佛光會代表,於紐約簽訂機構夥伴協定,並在11月出席埃及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屆締約方大會(COP27)」,以落實大師所提倡的「環保與心保」。
大師說到,未來佛光山要重視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音樂、學術、資訊的發展,擴大佛教人事對世界的參與。展現:
傳統與現代結合,僧眾與信眾共有;
行持與慧解並重,佛教與藝文合一。
祝福大家!
新春自在 闔府平安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宗長心保
暨全體一同 合十
2023年元旦
「舊年鐘聲入新年,爆竹陣陣歲經添」,邁入2023年,心保謹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新春祝福語「仁和安康‧富樂吉祥」祝福大家,大師慈示其意義:「2023癸卯兔年,以慈心待人,一切好事皆圓滿。」
佛光山自1967年開山至今,已邁入第57年,感謝大師帶領僧信二眾,一步一腳印,篳路藍縷開展人間佛教的新氣象,如今薪火傳燈到了我們這一代,不僅要回顧過去,更要展望未來。
回顧2022年,首先以「教育培養人才」來說,為提升佛光山徒眾弘法能力及佛學素養,佛光山傳燈會自2021年恢復大師早年成立的「傳燈學院」後,以「解在宗門‧行在人間」為教育目標,去年「佛光學」開設「佛教青年篇」及「宗風、制度篇」;另有法務、經典、社教、知客、數位弘法、叢林典座、弘講、溝通與輔導研習及英文經論研習等選修課程,全球有逾1300位佛光弟子進修。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也有可觀成果。4月,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日公布「2022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台共有45所大學校院入榜,南華大學並列第14名、私校排名第5。
7月,美國西來大學續獲美國高等教育機構WSCUC認證,同時學位及學歷也獲台灣教育部正式承認;菲律賓光明大學教學大樓、三好體育館也於8月峻工。澳洲UniRank評選「2022世界佛教大學排名」,南華大學名列全球第8、全國第1;佛光大學名列全球23、全國第3。
南華大學因長期推動節能減碳,已連續3年獲「國家企業環保獎──金級獎」,11月,再獲該獎項的最高榮譽「巨擘獎」。澳洲南天大學創辦「社區對話」雲端平台,交流生活佛法的應用,也在10月邁入第100期,見證共建友好和諧社區的里程碑。
普門中學用心辦學,落實大師「好苗子人才扶植計畫」,王言名等3位同學在「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的決賽評比中,獲國中組第1名;12月,普中棒球隊榮獲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亞軍,締造校史最佳紀錄。
人間佛教思想的推動在時代機遇下,更有所獲,9月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與上海大學合作,成立了「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和馬來西亞最古老著名的國立馬來亞大學做MOU儀式,促進未來教學以及研究交流,並且在11月正式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12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於台北漢學研究中心舉辦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新書發布研討會,11位學者分別從哲學、文學、宗教、社會學等各方面,將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系統化、專業化、學術化,經歷百年推進的人間佛教,肯定是引領佛教未來發展的一道光明。
「文化弘揚佛法」部分,除了佛光大藏經各部藏經精進不懈的編輯外,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的藏經樓,也在全球各文化單位等同心協力下,各版本重要藏經、星雲大師中外文著作等都相繼入藏。
8月,佛光文化出版的高僧漫畫《釋門千里駒──玄奘大師》榮獲國家文化部第44次中小學生推薦讀物。星雲大師的中外文著作,也於11月首次登陸澳洲書展。《人間福報》每日PDF頭版,被收錄至美國自由論壇網站,海外版遍及4大洲17個國家地區。
澳洲墨爾本,9月由佛光山主辦、David YU家族基金會承辦,Artists in Motion跨界合作《智慧與光‧一筆字的人生──佛光山星雲大師》全球首播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受當地關注,有逾萬人參加。
11月,在佛館舉辦「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關於文物交流合作的框架協議」,我和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李群會長,經由網路視訊連線進行簽署第3個5年合作,為兩岸佛教文化藝術交流再添新頁。
全球佛光人在世界各地的弘法盛況,實在不勝枚舉,我無法一一說明,但各位的弘法都是功不唐捐。
過去3年來,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全球佛光人匯聚愛心,持續捐贈防疫物資及各項援助,台北、新北、台中市政府及南投縣政府均特別表揚防疫有功的機關團體,佛光山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北道場、金光明寺、大慈佛社、清德寺等皆獲肯定。
教育部頒發「社會教育貢獻獎」,我代表佛光山,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分別獲「個人獎」及「團體獎」,這是屬於全體佛光人的殊榮。
去年,全球多個國家地區也面臨動蕩不安,除了俄烏戰火、阿富汗政變,以及斯里蘭卡政府經濟崩潰,導致能源糧食及醫藥用品等短缺;再加上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等地都傳來嚴重災情,佛光人皆在第一時間予以人道關懷與援助。
2月,由馬來西亞世界和平組織(GPM)、金馬數字投資銀行,大馬外交部協調,國際佛光會東南亞副祕書長覺誠法師載著4715公斤愛心捐贈物資,順利送抵阿富汗喀布爾國際機場。3月,率團遠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參加第一屆國際佛教大會,在開幕典禮上與巴基斯坦總統阿里夫‧艾維交流,並贈予大師著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英文版給總統。
在宗教交流方面,2月,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在內政部長徐國勇見證下,由靈鷲山佛教教團創辦人心道法師、十方禪林開山方丈首愚法師、香光尼僧眾方丈悟因法師、福智僧團住持如淨法師與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吳志揚以及我接任第3屆主席團。
世界疫情稍緩之際,「佛光山2022年傳授國際萬佛三壇大戒」特別於10月15日至11月1日啟建,恭請開山星雲大師擔任得戒阿闍黎,海內外共有208位戒子求受大戒,分別來自紐西蘭、泰國、馬來西亞、加拿大、印度、大陸、香港、台灣等地。此次僧眾來自教界各道場,為歷年比例最高,除了肯定佛光山傳戒嚴謹,更看到大師成立「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促進教界融和的成果。戒會圓滿前安排戒子前往嘉義、台中行腳托鉢,不僅萬人空巷,信眾風雨無阻護法的精神,更令人感動。
佛光人秉持三好、四給的精神,在全世界深耕弘法,受到各界的肯定。心定和尚在泰國佛光山泰華寺成立大智語言學校、「泰華佛典翻譯中心」翻譯大乘佛典致贈泰國三百多個大學,成功促進南北傳佛教的交流往來。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於10月,前往「澎湖媽祖觀光文化園區」,主持灑淨祈福法會,園區內有一尊媽祖銅像,48公尺高,為世界最高的媽祖銅像,可環視澎湖內海,帶動地方觀光發展。
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於8月,受聘為巴西「婦女委員會」宗教代表的主任委員,也是唯一的宗教代表。此外,「巴西和平大使協會」推崇星雲大師為世界和平的貢獻,及表彰心保帶領全球佛光人促進世界真善美,在10月特別頒發和平榮譽狀表揚。11月,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長年以來投入社會公益慈善工作,獲「華人公益大使」授證。
同月,紐西蘭舉辦「100位2023紐西蘭當地英雄獎」,表揚對該國有巨大貢獻的本土人士,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是得獎人中唯一的亞裔人士,和唯一的宗教人士,為佛教在紐國創下全新紀錄。
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與佛光山、天主教高雄教區於12月共同舉辦的「活出愛──祈福之路」活動,以「慈悲與愛」的精神,一起為台灣祈福,共同為世界和平努力,迎接光明未來。
危機四伏的2022年,佛光人總能化為轉機,繼而展望未來。今年10月,適逢國際佛光會創會30周年,在創會地美國佛光山西來寺舉辦為期8天的「國際佛光會2022年第7屆第4次世界理事會」,會中首次舉辦萬人元宇宙會議,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佛光人一起在雲端,討論文化、教育、慈善、環保各項議題。
會議期間,也發表了本山攜手網龍網絡集團推出的佛教元宇宙「佛光雲宇宙」,為全球第一個佛教團體將元宇宙科技結合網路弘法,直接「把佛光山搬進元宇宙」。預計再推出手機版,增加早晚課共修、打造個人化線上佛堂等新功能。
5月,正值台灣疫情高峰期,《人間福報》排除萬難,在台北世貿中心一館推出「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共有600攤蔬食廠商共襄盛舉,並舉辦佛誕浴佛祈福法會,祈願疫情早日平息。並費時2年開發「蔬福生活App」收納逾5000家素食餐廳於11月1日世界純素日推出,獲得廣大回響。
為呼應聯合國設定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減緩地球暖化,國際佛光會、《人間福報》等5個單位參與7月的「2022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會中宣告佛光會中華總會將透過「T-Earth植樹行動」產生的碳吸存量,在2030年以前達到聯合國訂定的淨零目標,成為首個淨零宗教團體;佛光山也率先提供100公頃林地響應計畫,待拋磚引玉,建立森林復育典範。
佛陀紀念館和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在佛館成立「佛教植物園區」,以法顯大師《佛國記》、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一切經音義》等經典為依據,共有56種、230棵佛經記載的植物,是台灣目前數量最多的佛教植物園。
此外,世界氣候基金會(WCF)肯定「T-Earth植樹計畫」,9月由國際佛光會代表,於紐約簽訂機構夥伴協定,並在11月出席埃及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屆締約方大會(COP27)」,以落實大師所提倡的「環保與心保」。
大師說到,未來佛光山要重視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音樂、學術、資訊的發展,擴大佛教人事對世界的參與。展現:
傳統與現代結合,僧眾與信眾共有;
行持與慧解並重,佛教與藝文合一。
祝福大家!
新春自在 闔府平安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宗長心保
暨全體一同 合十
2023年元旦
佛光人寒冬送暖薪火相傳
溫哥華入冬來最冷一波寒流即將抵達,氣溫甚至低至零下12度。住持覺初法師動員列治文第二分會,收集相關禦寒保暖物資,同時聯絡溫哥華兩個大型收容中心AI Mitchell Place 及Yukon Shelter,於12月23日,將物資送達,希望幫助街友,能不受寒冷之苦,佛光人集體創作,共同學習「人間佛教」的慈悲關懷。本次送出禦寒袋,每包包括毛毯、圍巾、克、帽子、厚襪,及盥洗用具共150件。
庇護所平日為保護隱私,不對外開放參觀,本次特別安排分會中幾位年青人進入內部,讓他們了解庇護所運作情況。大人則在外等待。
張竹一師姐孫女Racheal事後表示,見到這麼多無家可歸的人,才知道社會上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自己很幸運有溫暖的家庇護,要努力進取,做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佛光人王克卿表示,每每寒冬見到街上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心中總起悲憫之心,本次和孩子Benson一同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就是希望自己在幸福安樂的環境中,更要體會人飢己飢的情境,涵養子女善良的種子及佛光人利他的精神。媽媽在台灣,得知訊息主動參加的Gilbert,事後分享,常常陪同母親參加佛光會的活動,深覺得對身心都是一種正量與正向,這是在校園及社會中很難尋找到的,會長期參加佛光會的各項活動,讓生命更具意義。
本次送暖活動,在收集物資過程,收到一位佛光人100條手織圍巾,經過半年,每條花5-6小時的編織愛心,在讚歎聲中化為力量,造福有需要的人。兩個庇護中心都感謝佛光會的急時送暖,讓他們有更充足的物資,應付下週將臨的寒冷情況。
一個下午的愛心送暖,慶幸見到許多佛光第二代第三代參與,在「信仰與傳承」的薪火相傳中,如何引導更多的佛光家庭走入道場,年輕人持續俱進,是佛光會未來要積極努力的方向。
庇護所平日為保護隱私,不對外開放參觀,本次特別安排分會中幾位年青人進入內部,讓他們了解庇護所運作情況。大人則在外等待。
張竹一師姐孫女Racheal事後表示,見到這麼多無家可歸的人,才知道社會上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自己很幸運有溫暖的家庇護,要努力進取,做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佛光人王克卿表示,每每寒冬見到街上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心中總起悲憫之心,本次和孩子Benson一同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就是希望自己在幸福安樂的環境中,更要體會人飢己飢的情境,涵養子女善良的種子及佛光人利他的精神。媽媽在台灣,得知訊息主動參加的Gilbert,事後分享,常常陪同母親參加佛光會的活動,深覺得對身心都是一種正量與正向,這是在校園及社會中很難尋找到的,會長期參加佛光會的各項活動,讓生命更具意義。
本次送暖活動,在收集物資過程,收到一位佛光人100條手織圍巾,經過半年,每條花5-6小時的編織愛心,在讚歎聲中化為力量,造福有需要的人。兩個庇護中心都感謝佛光會的急時送暖,讓他們有更充足的物資,應付下週將臨的寒冷情況。
一個下午的愛心送暖,慶幸見到許多佛光第二代第三代參與,在「信仰與傳承」的薪火相傳中,如何引導更多的佛光家庭走入道場,年輕人持續俱進,是佛光會未來要積極努力的方向。
佛光童軍優良表現 12載參與傳統聖誕派餐
温哥華佛光童軍於12月25日參與加西救世軍(Salvation Army)市中心東端 Vancouver Harbour Light Centre的聖誕餐活動。33 旅9名羅浮、資深及行義童軍合共11名,與現場超過百位義工協助分發聖誕餐服務,前來顧客有1000名以上。
救世軍舉辦此項傳統活動已有65年,只因Covid 19才停辧兩年。今年重回實體活動,希望將關懷連繫的心意透過聖誕餐活動重返社區,給予大温哥華社群一份節日同歡和希望。佛光童軍一向本著服務大眾的精神, 提供備餐及善後清理服務,表現認真承擔的態度和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受到舉辦單位一致的肯定和讚許,所以自從2010年迄今12載都應邀出席共襄盛舉。
據主辦單位負責人表示,於活動前2至3個星期開始籌備食物,確保送出的每一份聖誕午餐營養豐富而且色香味俱全。每位顧客食得開心滿足之餘,也受到各義工熱情的用心款待。因此,主辧單位、百餘位義工及支持活動的顧客,都能皆大歡喜,圓滿成就活動。
救世軍舉辦此項傳統活動已有65年,只因Covid 19才停辧兩年。今年重回實體活動,希望將關懷連繫的心意透過聖誕餐活動重返社區,給予大温哥華社群一份節日同歡和希望。佛光童軍一向本著服務大眾的精神, 提供備餐及善後清理服務,表現認真承擔的態度和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受到舉辦單位一致的肯定和讚許,所以自從2010年迄今12載都應邀出席共襄盛舉。
據主辦單位負責人表示,於活動前2至3個星期開始籌備食物,確保送出的每一份聖誕午餐營養豐富而且色香味俱全。每位顧客食得開心滿足之餘,也受到各義工熱情的用心款待。因此,主辧單位、百餘位義工及支持活動的顧客,都能皆大歡喜,圓滿成就活動。
善童學苑秋季班 課程圓滿結業
溫哥華佛光山善童學苑秋季班實體、線上課程於12月18日圓滿。上午實體課程,邀請家長參與親子手工藝課程,製作兔子公仔布置教室迎接兔年,並以星雲大師兔年法語「仁和安康.富樂吉祥」春聯吊飾設計,在新春氣息中圓滿結業。
受到風雪影響,有許多小菩薩請假,但是出席的佛青小老師、家長及小菩薩們,每個人都非常歡喜地動手製作。在結業式中,有因法師頒發全勤獎、佛光獎、三好獎的獎狀給小菩薩,其中Christy是本學期的全勤模範代表。法師勉勵大家,雖然放假了,但不能忘記在生活中行三好,並且以「四小不可輕」為例,說明每位小菩薩都是菩提幼苗,未來都很有可能成長為庇蔭眾生的大樹,因此從小培養善美的觀念,是很重要的。
晚上線上課程,Michael老師以大願地藏王菩薩的故事,做為本學期最後一堂課的上課內容,小菩薩們紛紛舉手發問,想更深入地認識地藏菩薩。課程最後恭請住持覺初法師頒獎及開示,法師感謝義工老師們用心備課,讚嘆小菩薩們好學的精神,並請小菩薩們分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三好。獲得全勤獎的Jayden小菩薩分享他幫忙母親照顧妹妹之後,其他的小菩薩也都踴躍地分享他們行三好的故事,大家都期待明年的春季課程再次相見。
受到風雪影響,有許多小菩薩請假,但是出席的佛青小老師、家長及小菩薩們,每個人都非常歡喜地動手製作。在結業式中,有因法師頒發全勤獎、佛光獎、三好獎的獎狀給小菩薩,其中Christy是本學期的全勤模範代表。法師勉勵大家,雖然放假了,但不能忘記在生活中行三好,並且以「四小不可輕」為例,說明每位小菩薩都是菩提幼苗,未來都很有可能成長為庇蔭眾生的大樹,因此從小培養善美的觀念,是很重要的。
晚上線上課程,Michael老師以大願地藏王菩薩的故事,做為本學期最後一堂課的上課內容,小菩薩們紛紛舉手發問,想更深入地認識地藏菩薩。課程最後恭請住持覺初法師頒獎及開示,法師感謝義工老師們用心備課,讚嘆小菩薩們好學的精神,並請小菩薩們分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三好。獲得全勤獎的Jayden小菩薩分享他幫忙母親照顧妹妹之後,其他的小菩薩也都踴躍地分享他們行三好的故事,大家都期待明年的春季課程再次相見。
佛光人 歲末聯歡關懷互動
在2022年歲末時刻,分享活動回顧及歡迎新會員加入佛光大家庭,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列治文第一分會於12月17日,線上舉行「歲末聯歡暨迎新會 」。內容包括會務回顧與前瞻、新會員介紹、幸運大抽奬、遊戲、活動小組心得分享,及2023活動介紹等。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協會會長Johnny Ng,副會長王浦及許佩芬,以及分會會員近60人線上同歡。
委員在分會會長陳寶珊帶領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構思這次線上「家庭聚會」,讓會員深感溫馨。覺初法師致詞時與眾共勉:在疫情中,自我教育的重要,與科技同步進展;信仰給予的力量,讓大家自在安心、幸福安樂;相互的同體共生理念,落實慈悲的關懷;讓地球生養休息,簡單樸實生活的重要等。
Johnny Ng感謝分會長年對會員及佛光會的支持。陳寶珊介紹各委員、聯絡組組長、新會員及2022活動回顧及展望,希望來年做得更好,繼續推廣佛光山四大宗旨,與會員彼此關懷互動。
Bingo遊戲及「燒頭香」觀片答問題時,台前台後互動激烈,喝采聲不斷。IT組及美工組心得分享,讓會員更深入了解幕後義工的工作情況。緊凑的抽獎帶出熱鬧氣氛。
在大眾獻燈祈福後,妙新法師結語時表示,2022中有疫情及戰爭,幸好信仰帶來了力量、安心;佛法穩定了大家的心孁,帶來正知正見。會員的發光和熱,以實際行動幫助需要幫忙的人士,在共修及參與活動中,福慧雙修,最後祝願大家「人和安康,富樂吉祥」。
委員在分會會長陳寶珊帶領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構思這次線上「家庭聚會」,讓會員深感溫馨。覺初法師致詞時與眾共勉:在疫情中,自我教育的重要,與科技同步進展;信仰給予的力量,讓大家自在安心、幸福安樂;相互的同體共生理念,落實慈悲的關懷;讓地球生養休息,簡單樸實生活的重要等。
Johnny Ng感謝分會長年對會員及佛光會的支持。陳寶珊介紹各委員、聯絡組組長、新會員及2022活動回顧及展望,希望來年做得更好,繼續推廣佛光山四大宗旨,與會員彼此關懷互動。
Bingo遊戲及「燒頭香」觀片答問題時,台前台後互動激烈,喝采聲不斷。IT組及美工組心得分享,讓會員更深入了解幕後義工的工作情況。緊凑的抽獎帶出熱鬧氣氛。
在大眾獻燈祈福後,妙新法師結語時表示,2022中有疫情及戰爭,幸好信仰帶來了力量、安心;佛法穩定了大家的心孁,帶來正知正見。會員的發光和熱,以實際行動幫助需要幫忙的人士,在共修及參與活動中,福慧雙修,最後祝願大家「人和安康,富樂吉祥」。
慶祝佛誕 啟建彌陀法會三永日
欣逢阿彌陀佛聖誕,溫哥華佛光山於12月9 – 11日,啟建彌陀法會三永日。法會開放現場和網絡同步進行。
法會期間,住持覺初法師勉勵大眾靜坐常思已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喫飯,從朝至暮,一句佛號,不令間斷。並叮嚀大眾: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累計「三資糧」和「三福行」,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列一分會會長陳寶珊全程參與法會,師姐感謝常住排除萬難,開放道場;並感謝義工菩薩成就大眾,讓大家安心念佛!師姐還說道:『第一天念佛時段,百感交集,悲從中來,眼淚奪眶而出。有感生命之脆弱,無常沒有預告,只能把握每個當下。不論自利利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回歸慧命之家,是我今期生命最大的福報!』
本那比分會王景偉平日工作繁忙,利用休息日趕赴道場參加法會,並協常住做香燈及佈置壇場等事宜,師兄表示 :聲聲彌陀聖號猶如遊子對慈父的聲聲呼喚,懷著慚愧感恩之心,在聲聲呼喚中,期盼慈父接引,心中自增添一份清涼。
這次現場中有不少新信眾,其中有一位是UBC大學學生,還有兩位來自馬來西亞的佛光人 – 陳樹麟夫婦。陳師兄夫婦這次來溫哥華探親,夫婦倆不忘精進,表示有緣參加溫哥華佛光山的彌陀法會,感慨溫哥華道場如此莊嚴。大眾在法師帶領下,靜心念佛,法喜充滿,功德殊勝。
法會期間,住持覺初法師勉勵大眾靜坐常思已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喫飯,從朝至暮,一句佛號,不令間斷。並叮嚀大眾: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累計「三資糧」和「三福行」,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列一分會會長陳寶珊全程參與法會,師姐感謝常住排除萬難,開放道場;並感謝義工菩薩成就大眾,讓大家安心念佛!師姐還說道:『第一天念佛時段,百感交集,悲從中來,眼淚奪眶而出。有感生命之脆弱,無常沒有預告,只能把握每個當下。不論自利利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回歸慧命之家,是我今期生命最大的福報!』
本那比分會王景偉平日工作繁忙,利用休息日趕赴道場參加法會,並協常住做香燈及佈置壇場等事宜,師兄表示 :聲聲彌陀聖號猶如遊子對慈父的聲聲呼喚,懷著慚愧感恩之心,在聲聲呼喚中,期盼慈父接引,心中自增添一份清涼。
這次現場中有不少新信眾,其中有一位是UBC大學學生,還有兩位來自馬來西亞的佛光人 – 陳樹麟夫婦。陳師兄夫婦這次來溫哥華探親,夫婦倆不忘精進,表示有緣參加溫哥華佛光山的彌陀法會,感慨溫哥華道場如此莊嚴。大眾在法師帶領下,靜心念佛,法喜充滿,功德殊勝。
|
|
佛光童軍探險狩獵營 增強戶外技能認識大自然
温哥華佛光童軍於11月25至27日舉行三日兩夜戶外探險日(Kickoff Day), 位於三角洲市Deas Island Regional Park 地區公園的Muskrat Meadow營地舉行。33 旅各旅隊員合共34名資深童軍領袖和童子軍參與走入大自然。同齡隊員與隊友透過偵察狩獵技能和戶外探險, 建立緊密的團隊精神。
為滿足符合加拿大戶外探險技能 (OAS-Outdoor Adventure Skills) 徽章要求。活動籌備組於十五個主題設計初、中、高三個不同程度訓練內容。 其中的戶外狩獵指標, 初級海狸小狼隊的找尋目標是一片樹葉、一只石頭、一隻昆蟲等等。中級童子軍的探險能力要力, 要有數量的認識, 加上繩結和指南針定位的學習。 高程度冒險家隊涉及的範疇更廣,包含營地安全、指南針的應用、營火處理和說明、烹飪煮食、童軍刀的安全使用, 保護自然環境等, 還要在遠足探險狩獵過程中照顧並協助其他旅隊員能安全完成目標。
三日兩晚的活動, 童子軍按照團隊的規律日程進行各項練習。多為別人著,尊重大家,妥善處理場地,充份發揮童子軍的精神。
為滿足符合加拿大戶外探險技能 (OAS-Outdoor Adventure Skills) 徽章要求。活動籌備組於十五個主題設計初、中、高三個不同程度訓練內容。 其中的戶外狩獵指標, 初級海狸小狼隊的找尋目標是一片樹葉、一只石頭、一隻昆蟲等等。中級童子軍的探險能力要力, 要有數量的認識, 加上繩結和指南針定位的學習。 高程度冒險家隊涉及的範疇更廣,包含營地安全、指南針的應用、營火處理和說明、烹飪煮食、童軍刀的安全使用, 保護自然環境等, 還要在遠足探險狩獵過程中照顧並協助其他旅隊員能安全完成目標。
三日兩晚的活動, 童子軍按照團隊的規律日程進行各項練習。多為別人著,尊重大家,妥善處理場地,充份發揮童子軍的精神。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 信仰與傳承在路上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12月3日在道場舉行第十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近150人出席。這也是自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線下活動。溫哥華佛光山所在地列治文市代理市長Alexa Loo和市議員Andy Hobbs及協會法律顧問Edmond Luke律師應邀出席會議。
溫哥華協會吳家遜會長致詞,因為大家的智慧與創新,我們看到了更美好的未來。協會輔導法師暨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介紹了今年世界理事會線上會議的十大特色,並說:「今天外面很冷,這裏很溫暖,因為有你,有你真好!」一句話點燃了會議的熱烈氣氛。Alexa Loo代理市長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賀,感謝佛光山和佛光會多年來為社區和諧與溝通,綠色環保做出的貢獻。
十個分會和佛光童軍分別上台做了各自的會務報告。分會長們每人只有短短的三分鐘,不但要用PPT和短視頻展示各自分會的特色活動,還要用簡短清晰的語言向會員大眾報告會務內容,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會長就是會長大!各分會圍繞佛光山四大宗旨,展開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還有回歸慧命之家,到如來大殿向諸佛菩薩銷假的共修活動。中英文交替的會務報告,透露出佛光人的智慧與創新,傳燈分會的親子活動,引來大家會心的微笑。傳承在進行中。
大會還為今年的佛學會考優勝者頒獎,包括佛光獎、圓滿獎及團體獎等。大會通過了協會的會務報告,財務報告以及明年的財務預算報告。通過了2023活動計畫案。
最激動人心的是新會員宣誓。雖然疫情肆虐,佛光人沒有停止修行的腳步。今年有27位新會員加入佛光大家庭。實踐人間佛教,把智慧與創新帶入各分會會務,行菩薩道我們始終在路上。
溫哥華協會吳家遜會長致詞,因為大家的智慧與創新,我們看到了更美好的未來。協會輔導法師暨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介紹了今年世界理事會線上會議的十大特色,並說:「今天外面很冷,這裏很溫暖,因為有你,有你真好!」一句話點燃了會議的熱烈氣氛。Alexa Loo代理市長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賀,感謝佛光山和佛光會多年來為社區和諧與溝通,綠色環保做出的貢獻。
十個分會和佛光童軍分別上台做了各自的會務報告。分會長們每人只有短短的三分鐘,不但要用PPT和短視頻展示各自分會的特色活動,還要用簡短清晰的語言向會員大眾報告會務內容,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會長就是會長大!各分會圍繞佛光山四大宗旨,展開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還有回歸慧命之家,到如來大殿向諸佛菩薩銷假的共修活動。中英文交替的會務報告,透露出佛光人的智慧與創新,傳燈分會的親子活動,引來大家會心的微笑。傳承在進行中。
大會還為今年的佛學會考優勝者頒獎,包括佛光獎、圓滿獎及團體獎等。大會通過了協會的會務報告,財務報告以及明年的財務預算報告。通過了2023活動計畫案。
最激動人心的是新會員宣誓。雖然疫情肆虐,佛光人沒有停止修行的腳步。今年有27位新會員加入佛光大家庭。實踐人間佛教,把智慧與創新帶入各分會會務,行菩薩道我們始終在路上。
佛光童軍 關懷長者贈送禮物
溫哥華佛光童軍於12月3日到訪列治文社區長者中心 (Minoru Residence), 由3名羅浮童軍代表Rover旅隊準備240盒精美實用面紙巾,贈送院舍中每一位長者。藉此表示童軍誠摯的慰問和欣切的關懷,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歡樂的節日氣氛。
佛光童軍與Minoru Residence早已建立良好默契舉辦這項社區服務。除了因為Covid 19大流行,疫情3年隔離的原因而中斷,外很高興今年收到院舍的邀請,可以延續自2015以來,每年按時進行的長者關懷活動。有些院友看見久別的童軍送來禮物,歡喜地微笑甚至拍掌叫好。
Minoru Residence受轄於溫哥華沿海衛生局(Vancouver Coastal Health )。通過醫院、初級保健診所、社區保健中心和長期護理院網路提供保健服務。而佛光童軍秉持Rover旅隊「服務大眾」的精神,奉行「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四給精神,繼續提供社會大眾有益身心的服務。
佛光童軍與Minoru Residence早已建立良好默契舉辦這項社區服務。除了因為Covid 19大流行,疫情3年隔離的原因而中斷,外很高興今年收到院舍的邀請,可以延續自2015以來,每年按時進行的長者關懷活動。有些院友看見久別的童軍送來禮物,歡喜地微笑甚至拍掌叫好。
Minoru Residence受轄於溫哥華沿海衛生局(Vancouver Coastal Health )。通過醫院、初級保健診所、社區保健中心和長期護理院網路提供保健服務。而佛光童軍秉持Rover旅隊「服務大眾」的精神,奉行「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四給精神,繼續提供社會大眾有益身心的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