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
2021年致護法朋友們的一封信
各位護法、朋友們,大家吉祥!
「人勤一世千川綠,牛奮四蹄萬頃黃。」時序輪轉,歲月更迭,轉眼已是辛丑年,心保與佛光山全體宗委暨全球僧眾祝福大家「花開四季,耕耘心田」:精進勤於耕耘心田,四季常栽智慧之花。
開山之初,創辦人星雲大師啟建「寶橋」跨過深溝水池,是佛光山叢林學院、大悲殿對外的通路。近年來,有感年長的信眾上下階梯不便,大師慈示在大雄寶殿與大悲殿之間建設「新寶橋」,通行之際,大師歡喜的說:「雖然是短短的橋,但,是人生無限的道路。」給,是人間佛教的菩薩行。
去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擴散全球,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多麼渺小,我們以謙卑之心發起僧信二眾持誦《心經》,祈願超過2千5百萬部的功德回向疫情儘快平息。大師以〈為新型肺炎疫情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勉勵大眾:「世界上無論再怎麼困難,只要以慈悲智慧面對,人人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大家重視環保護生,必能轉危為安。」人與自然,共生共榮,我們才能安居樂業。
救苦救難無國界,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發起,在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張靜之祕書長、馬來西亞協會督導林汶階、巴西協會洪慈和督導等人協助下,將全球佛光人愛心集結總數超過430萬片的口罩等防疫物質,分送到大陸及世界各地,如: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各醫療照護中心、市政府及警消等單位,以及偏遠地區醫療院所、弱勢機構等。
因應疫情 發展線上弘法
為確保大眾健康及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世界各地陸續封國封城、居家隔離,我們的弘法方式也做些調整,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帶領資訊中心慧肇法師團隊,協助全球佛光山道場、佛光會運用網路科技,線上舉辦各種弘法活動。
3月,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舉行「2020年禪淨共修獻燈祈福法會」,透過人間衛視及網路直播,500位僧眾虔誠祝願「世界和平,人民安樂」,全球超過7萬人同步修持。
4月,慶祝國定佛誕節,海內外信眾同步參加總本山大雄寶殿舉行的浴佛法會,感受佛陀降誕人間的殊勝。推出的雲端浴佛,有152個國家地區、逾470萬人次線上參與。
8月,信仰與傳承──2020國際佛光青年線上會議,有來自23個國家地區、800位青年,超越時空隔閡,凝聚「菩薩心,青年力」。10月的國際佛光會2020世界會員代表大會線上會議,大師於開幕典禮上問候大家,感動全球與會大眾。席間,心保主持會議,署理會長慈容法師指導各項提案,當祕書長覺培法師宣布有中、英、德、法、日、粵、葡、西、韓語等九種語系同步翻譯,近50個國家地區、101個協會、1萬1千人參與時,線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為疫情,讓網路弘法無遠弗屆,心保為歐洲地區信眾,20個國家、500餘人線上皈依三寶,同步英、法翻譯。紐約道場永固法師每日一則《早安佛光》線上影片,永富法師率香港佛光道場住眾製作「佛典故事」、「迷悟之間」系列,惠中寺覺居法師推出「未來與希望──雲講堂」,全球各別分院都推動了「雲端講座」,發揮安定人心的作用。佛光山叢林學院妙南法師則邀請青年僧眾,如:慧讓、慧知、慧屏、有賢、有定等法師等製播線上佛學院「叢林有什麼」。而為了讓全球英語系人士透過線上可以聞法,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妙光法師也規畫Bodhi Light播客頻道及線上英文共修YouTube平台,每周邀請各洲出家眾導讀《星雲大師全集》英文譯作及開示。
繼往開來 文化永續薪傳
二千多年的佛教文化,隨著時空的變遷,必須與時俱進。大師提出:佛法現代語文化、傳播現代科技化、修行現代生活化、寺院現代學校化,俾使人間佛教更讓人受用。
佛光山大藏經編修委員會於8月出版《佛光大藏經.聲聞藏》55冊,長老慈惠法師指導、主編依恆法師等費時12年編輯,收錄《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等42部歷代重要部派論書及研究著作。佛光山藏經樓收藏五、六十年來,大師陸續收錄漢傳、南傳、藏傳三大語系、13個國家、17種語言、50種版本的大藏經,包含大師早期撰寫《釋迦牟尼佛傳》參閱的《頻伽藏》、來自日本的《鐵眼藏》等;堂主覺元法師表示,佛光山是台灣少數收藏大藏經較齊全的教團,對佛教文化的保存起了重要作用。
網路科技一日千里,為方便讀者隨時聆聽,如是我聞文化覺念法師規畫推出《星雲大師雲端隨身聽》手機App之後,邀請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開講簡介《星雲大師全集》系列節目;而佛光文化滿觀法師也歡喜向大家推薦《星雲大師全集》電子版,人間處處皆可聞法。
此外,「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2020年度巡迴全台共舉辦15場,閱讀《星雲大師全集》人數超過7萬人次。其中一場線上研討會,橫跨台灣、新、馬、泰、印等國家地區,網路觀看人數更突破20萬人次。
8月,覺彥法師捎來好消息:在葡萄牙發行了《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葡英文版,本書由大師總監修,如今已譯成12種語言,印行逾175萬本,由古今人文協會推廣至全球學校、圖書館、飯店等。在人生的旅途上,如大師所說,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一些鼓勵,願鬥志疲倦的人,看了會振奮精神;有委屈不平的人,看了會心開意解。
上海大覺文化妙普法師也傳來:授權東方出版社出版的簡體版《中國佛學經典寶藏》132冊全部出齊,不僅推進佛經的現代化,更是兩岸佛教文化交流的盛事;大陸「中文在線──書香中國」也製作星雲大師電子書164本,嘉惠了上百萬的閱聽人。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禮聘包括柏克萊大學蘭卡斯特(Lewis R.Lancaster)、東京大學木村清孝、北京大學樓宇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魏道儒等8個國家地區的40位學者為榮譽教授、研究員,推進人間佛教的理論研究與傳播。而除了出版《人間佛教論文集》系列,國際中心團隊還譯出《人間佛教中英文詞彙選》以及《佛法真義》英譯本第1-3冊;並出版《宗教融和──世界神明聯誼會論文集》,院長妙凡法師說這是研究人間佛教實踐宗教融和的首部作品。
慶祝創報20年,《人間福報》與《泰國世界日報》合作每周發行專版,社長妙熙法師表示,這是《福報》與18家海外道場和海外18家華媒合作後再添的一樁美事,如今《福報》海外報每周已達百萬閱讀人次。
重視教育 培養未來人才
大師在〈佛光山未來展望〉一文指出:教育,是興隆佛教的根本,未來,佛光弟子要全力護持五所大學和其他社會教育系統、文教機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業才剛剛開始發芽,要讓大學的基石更加穩固,讓百萬人興學的發心得以永續。
在楊朝祥、林聰明二位校長努力下,大學指考放榜,佛光與南華大學均獲得滿招;佛大推動藝術與文化扎根,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而南華推動節能減碳與環境教育,通過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機構」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雙認證,蟬聯「國家企業環保獎──金級獎、綠色行動獎」等,績效卓著。
澳洲滿可法師傳來,南天大學通過教育部評鑑,再次授予最高年限7年之辦學資格,人間佛教研究生專業首屆學生畢業;永光法師代表常住感謝菲律賓光明大學首任校長Dr. Helen Correa圓滿任務;由於認同大師的理念,國立菲律賓大學前校長陳萬傑博士選擇來到光大擔任校長,繼續推動人間佛教的教育方向。
109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招生,普門中學有26人錄取,其中15位上了國立大學;普中棒球隊在108學年度高中棒球硬式聯賽拿下隊史第3座季軍,並榮獲高中組「109年度獎勵學校體育績優團體」。南華足球隊、棒球隊第一屆同學均已畢業,並且在相關職場服務,或職棒或社會球隊延續運動員的夢想。三好體育協會會長劉招明表示,秉持大師「運動即教育」的理念,特別感謝各級球隊教練,如:籃球隊的楊淑淨、廖哲億、戴琬蓉,棒球隊的蔡仲南、洪榮宏,足球隊的杜登盛等,只要球員努力進取,爭取好成績,都會全力支持協助。
馬來西亞佛光山與世界大學排名前60的馬來亞大學合作,於該校設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由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馬大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拿督黃子堅代表簽訂合作協議書,這是回教國家第一個研究人間佛教的學術機構。
1970年創辦的大慈育幼院,舉辦慶祝成立50周年系列活動,陪伴千餘名幼童平安成長的依來法師、蕭碧涼師姑都表示,看到孩子們在社會上自立自足,以一己專長回饋社會,很是令人歡喜欣慰。
獎項榮譽 見證人間佛教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的第八屆「星雲教育獎」,楊朝祥校長和多位委員一致肯定台灣大學醫學院陳榮基教授榮獲本屆「終身教育典範獎」,同時頒獎予18位典範教師,並有198所中小學成為「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在李瑞騰教授的協助下,「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邁入第十屆,由國寶級文學大師司馬中原獲得「貢獻獎」,另有25位作者獲獎。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與發行人王力行策畫的《佛教靠我──人間佛教(The Future of Buddhism is in My Hands)》紀錄片,記錄大師超過半世紀弘法的足跡,榮獲葡萄牙國際非物質文化傳承影展「紀錄長片榮譽獎」,見證了大師對人間佛教光照五大洲的貢獻。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自2014年獲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認證,成為最年輕的正式會員後,去年再度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的一員,三度獲得全球最大旅遊評論網TripAdvisor(貓途鷹)授予最高榮譽「Travelers' Choice」最風雲得主大獎。館長如常法師表示,全球僅有10%的景點能獲此殊榮。2020年再度獲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公廁特優場所認證」。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推動無障礙友善城市、友善環境,佛館被選入高雄25個無障礙景點遊程手冊,深受知識分子喜愛的《天下》雜誌譽其為:送給未來,一座人間博物館。
這一年,文化部文資局與佛館合作「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15位國寶級藝師首度齊聚,展出他們獨具的作品。響應世界地球日50周年,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和佛館舉辦第一屆台灣科學節「我的地球,我來關懷」,策畫了「喚醒防災DNA特展」,促使「2020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校外教學熱絡闖關學習。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展出「神工傳藝──北港百年藝鎮巡迴展」,佛館加入google藝術文化平台……在在都廣受大眾歡喜。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長年推動三好運動、耕耘監獄佈教等,9月榮獲內政部頒發「社會團體公益貢獻金質獎」,為該獎項唯一的宗教團體。佛光山別分院──蘭陽別院、極樂寺、擇善寺、大明寺、法寶寺、宏法社、圓福寺、福國寺、南屏別院、岡山講堂、海天佛剎等連年獲行政院頒發宗教公益獎;以每年臘八慶祝佛陀成道日為例,佛光山海內外各別分院全球結緣250萬碗熱騰騰的臘八粥,溫暖了人間。
國際弘法 展現宗教融和
2月,佛光山泰華寺舉辦大雄寶殿三寶佛聖像開光儀式,住持心定和尚禮請泰國僧王頌德帕摩訶穆尼翁(His Holiness (H. H.) Somdej Phra Ariyawongsakhatayan)共同主持,展現北傳佛教梵唄、南傳佛教比丘誦經以及供僧2千2百位的傳統,是一場別具特色的佛教交流。不到十年的泰華寺與當地超過百年的寺院一起,被評為泰國十大最莊嚴的寺院,是唯一的漢傳佛教寺院。
5月的陽光,催生了來自山東菏澤2千5百株的牡丹在日本法水寺如期盛開,住持滿潤法師表示,感謝大師促成的因緣,這給疫情中的人們帶來吉祥和希望。而澀川市與關越巴士為促進地方觀光,把法水寺列入主要行程中,當地民眾得以親近人間佛教。
被聯合國譽為「多元宗教對話城市」的法國碧西市,假佛光山法華禪寺舉行「多元宗教為世界祈和平獻燈音樂會」。妙多法師說,這已是連續8年的活動,有猶太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東正教、佛教等共同為世界和平祝禱。
疫情期間,北島佛光山滿信法師製作標語3G4G(三好四給),令見者聞者安心,受到紐西蘭奧克蘭博物館重視並予收藏。11月紐西蘭航空《Kia Ora》雜誌,報導道場的美術館、滴水坊、園林的人文美學,讓旅行者在天空與人間佛教相遇。
巴西妙佑法師傳來:當地有1千萬人持聽力障礙手冊,手語是國家官方第二語言,為讓這些弱勢族群有緣「見」聞佛法,如來寺規畫線上人間佛教手語弘法。其中,代表人間佛教、佛光會的「蓮花指」,被收錄在巴西葡文手語辭彙裡。所謂無聲勝有聲,為南美人間佛教的弘傳寫下新頁。
佛光山南美教區總住持妙遠法師說,國際佛光會巴拉圭華人慈善基金會於中巴佛光康寧醫院,捐贈17台早產兒保溫箱、12台黃疸燈、10台生命體徵監測儀器,分別贈與巴拉圭11所公立醫院,至今已救護逾1萬名新生兒。
1978年大師慈示長老慈莊法師前往美國建設西來寺,歷經艱難,終於開啟佛法西來,時光荏苒,慧東法師特製歷史回顧短片,紀念人間佛教走上國際32年。
11月,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於金光明寺舉辦「2020年第五屆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暨會員大會」,除了諸多提案討論,並安排「佛教管理面面觀」專題,共有法鼓、慈濟、福智等友寺代表300人參與,會中致贈《佛光大藏經》予附設佛學院的團體會員。
由大師指導,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第四期佛光樓即將竣工、南京天隆寺也幾近完成,這是大陸地區都監妙士、南京慧寬、慧浩、慧鳴法師等共同努力完成,乃至今年佛陀紀念館10周年系列活動,都將致力傳播中華文化、建設人間淨土,歡迎全球佛光人共同參與。
海內外住持主管傳回來的這些弘法成果,都要感謝全球護法功德主、信徒、朋友、有緣人的全力護持與奉獻。大師說:「人間佛教是未來人類的一道光明,人間佛教是人類未來希望之所繫。」只要我們繼續秉持「佛教靠我」的信念,人人行佛,時時刻刻不忘初心、以忍為力,世界和平的人間淨土將指日可待。
敬祝大家
福慧具足 六時吉祥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宗長 心保暨全體一同合十
2021年元旦
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 神明聯誼為全球疫情祈福
屢次創下世界紀錄的「世界神明聯誼會」,今年邁入第十年,每年12月25日各地區神明坐駕入山,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塔剎上並列安放,各宗教團體各顯其藝,從獅陣、花鼓陣到菲律賓的聖嬰節慶表演,蔚為奇觀。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副總會長暨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世界神明聯誼會進入第十年,每年各宮廟神明到佛館相聚,人天歡喜,代表宗教的和諧與融和,這是人類最珍貴的精神。除了神明聯誼溝通,也是人與人的聯誼,透過聯誼破除彼此隔閡,這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直提倡的五和思想,透過五和思想,宗教融和,讓社會更和諧、國家更進步。
星雲大師於2011年舉辦該活動以來,不斷刷新紀錄;2016年,世界紀錄協會宣布,「世界神明聯誼會」共有685家宮廟、2188尊神明參加盛會,共創世界紀錄;2018年更再度以768家宮廟、3478尊神明、逾十萬人參與的盛況,創下「世界最多佛像與神像同時聚集的全球多元宗教聯誼會」世界紀錄,締造全球第一的新里程碑。
星雲大師說:「各宗教的教義不同,沒有誰高誰低,誰大誰小,不應有所分別。宗教之間彼此要和諧,尊重,包容,交流,應『同中存異,異中求同』。」這番話,令宗教、非宗教人士都能認同,亦挈領世界神明聯誼會的精神。
|
|
【世界神明聯誼會】歷年回顧:
https://www.fgs.org.tw/events/2020_buddha/index.html
https://www.fgs.org.tw/events/2020_buddha/index.html
妙凡法師溫哥華開講「從《六祖壇經》談淨土思想」
溫哥華佛光山於12月13日舉辦的「人間佛教線上系列講座」,邀請到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開講:「從《六祖壇經》談淨土思想」。當日以現場直播方式呈現外,妙凡院長特別邀請住持覺初法師擔任主持人,在般若問答互動中,激盪了300多位大眾正思惟力,共同見證佛法的力量及淨土的真諦。
覺初法師以八個提問串連整場講座,從介紹六祖惠能大師,到《六祖壇經》的結構、內容,進而衍生淨土思想和人間佛教的不二性,院長以《壇經》中心思想〈心無愛憎的無念修行、隨緣不變的無住修行及僧信平等的無相修行〉開啓自性清淨的智慧之門,更引述星雲大師在《六祖壇經講話》中教誨,〈般若品〉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惠能大師這種「不離世間覺」的人間佛教思想,與中國禪宗初祖至五祖延續的潛形山谷,蕭然靜坐的宗風截然不同,他使禪宗進一步通俗化、社會化,充分闡揚了佛陀的人間佛教思想。
在教界淨土念佛修行法門,一般僧俗以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為主旨。妙凡法師透過《壇經》〈疑問品〉經文:「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又說: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惠能大師認為人本性之中即具有西方三聖的慈悲喜捨及平等真心,所以主張人在現實生活中能實踐五戒十善、慈悲喜捨,當下即是西方,現生即到極樂淨土。院長提醒大家要對佛法提昇,自依止、法依止,奉行佛光山所推動的人間佛教,在「三好、四給、五和」的實踐中,為世間開創生活美滿,家庭幸福的人間淨土。
溫哥華佛光山於12月13日舉辦的「人間佛教線上系列講座」,邀請到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開講:「從《六祖壇經》談淨土思想」。當日以現場直播方式呈現外,妙凡院長特別邀請住持覺初法師擔任主持人,在般若問答互動中,激盪了300多位大眾正思惟力,共同見證佛法的力量及淨土的真諦。
覺初法師以八個提問串連整場講座,從介紹六祖惠能大師,到《六祖壇經》的結構、內容,進而衍生淨土思想和人間佛教的不二性,院長以《壇經》中心思想〈心無愛憎的無念修行、隨緣不變的無住修行及僧信平等的無相修行〉開啓自性清淨的智慧之門,更引述星雲大師在《六祖壇經講話》中教誨,〈般若品〉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惠能大師這種「不離世間覺」的人間佛教思想,與中國禪宗初祖至五祖延續的潛形山谷,蕭然靜坐的宗風截然不同,他使禪宗進一步通俗化、社會化,充分闡揚了佛陀的人間佛教思想。
在教界淨土念佛修行法門,一般僧俗以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為主旨。妙凡法師透過《壇經》〈疑問品〉經文:「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又說: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惠能大師認為人本性之中即具有西方三聖的慈悲喜捨及平等真心,所以主張人在現實生活中能實踐五戒十善、慈悲喜捨,當下即是西方,現生即到極樂淨土。院長提醒大家要對佛法提昇,自依止、法依止,奉行佛光山所推動的人間佛教,在「三好、四給、五和」的實踐中,為世間開創生活美滿,家庭幸福的人間淨土。
妙凡法師和覺初法師精彩而生動的智慧對談,佛法真諦,讓觀眾見識到禪與淨土的妙用,在禪淨雙運中,了解淨土就在當下,就在你我生活裡,更在人間善美與淨化的實踐中,從「我是佛」、到「行佛」,活在勇敢、承擔、無畏中,為人生奠定美好的因緣,讓生活更加得力自在。 |
|
溫哥華舉辦線上會員大會
在疫情下力求創新 與時俱進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12月12日舉行第十一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有別於往年的是,由於疫情關係,今年將大會轉為線上舉行,共有200位會員超越時空,歡喜相會,一起在空中綻放佛光。
今年很榮幸邀請到西來寺住持、國際佛光會美西副秘書長慧東法師,透過視頻為溫哥華會員鼓舞。他表示,2020是不太順暢的一年,但也看到會員們在法師的帶領下,到社區贈送物資、參加北美洲各項活動,如人間音緣、佛學會考、讀書分享等。這表示會員們內心裡充滿力量,心中都有佛法。他強調,佛法不僅是經書裡的文字,也不僅是念佛打坐,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在煩惱中不斷地去發現、挖掘我們本具的寶藏。感謝佛光會的幹部們在生活忙碌之餘,依然努力不懈地協助法師弘法,這樣反而可以更加開啟內心的力量。
協會秘書長趙詠儀報告這一年協會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從捐贈口罩、善款予列治文醫院和素里紀念醫院,為其購置醫療器材的慈善活動;抄經、佛學講座的線上共修活動;北美洲人間音緣的藝文活動;到健康講座、線上讀書會、讀書分享會等教育活動。此外,各分會也透過影音、照片分享了2020年的精彩活動。精采程度讓人不禁讚嘆佛光人的智慧與正能量,非疫情所能撼動。
財務長林志楷也詳細羅列了2020年各項收入、支出,以及2021年財務預算。而提案討論中則通過了email寄發會員大會邀請函;因疫情關係,理事任期延長一年;財務報告等三項提案。
最後,住持覺初法師在結語中讚嘆道:無論環境如何動盪,大家對信仰依然堅強,超越距離,凝聚心力。無論是線上法會或慈善捐贈,整個佛光會都是全員總動員。幹部們比平時還要忙碌,未因疫情關係而疏於關懷大眾。大師說:「工作讓人開發生命的潛力,展現生命的價值;服務,讓人發揮生命的光熱,照亮生命的內涵。」他有感而發地說:有您真好!此外,覺初法師也介紹了未來一年的活動計畫,包括種樹、三好微電影、16場中英文講座、以及明年佛光會創會30周年的系列活動。
疫情從年初至今已歷時近一年,線上交流儼然已成為主流,大家也逐漸熟悉了這個轉變,這是一種創新,人類不得不跟上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佛光人因此擴大了活動範圍,與世界接軌,用不同的型式充實生命。
在疫情下力求創新 與時俱進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12月12日舉行第十一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有別於往年的是,由於疫情關係,今年將大會轉為線上舉行,共有200位會員超越時空,歡喜相會,一起在空中綻放佛光。
今年很榮幸邀請到西來寺住持、國際佛光會美西副秘書長慧東法師,透過視頻為溫哥華會員鼓舞。他表示,2020是不太順暢的一年,但也看到會員們在法師的帶領下,到社區贈送物資、參加北美洲各項活動,如人間音緣、佛學會考、讀書分享等。這表示會員們內心裡充滿力量,心中都有佛法。他強調,佛法不僅是經書裡的文字,也不僅是念佛打坐,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在煩惱中不斷地去發現、挖掘我們本具的寶藏。感謝佛光會的幹部們在生活忙碌之餘,依然努力不懈地協助法師弘法,這樣反而可以更加開啟內心的力量。
協會秘書長趙詠儀報告這一年協會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從捐贈口罩、善款予列治文醫院和素里紀念醫院,為其購置醫療器材的慈善活動;抄經、佛學講座的線上共修活動;北美洲人間音緣的藝文活動;到健康講座、線上讀書會、讀書分享會等教育活動。此外,各分會也透過影音、照片分享了2020年的精彩活動。精采程度讓人不禁讚嘆佛光人的智慧與正能量,非疫情所能撼動。
財務長林志楷也詳細羅列了2020年各項收入、支出,以及2021年財務預算。而提案討論中則通過了email寄發會員大會邀請函;因疫情關係,理事任期延長一年;財務報告等三項提案。
最後,住持覺初法師在結語中讚嘆道:無論環境如何動盪,大家對信仰依然堅強,超越距離,凝聚心力。無論是線上法會或慈善捐贈,整個佛光會都是全員總動員。幹部們比平時還要忙碌,未因疫情關係而疏於關懷大眾。大師說:「工作讓人開發生命的潛力,展現生命的價值;服務,讓人發揮生命的光熱,照亮生命的內涵。」他有感而發地說:有您真好!此外,覺初法師也介紹了未來一年的活動計畫,包括種樹、三好微電影、16場中英文講座、以及明年佛光會創會30周年的系列活動。
疫情從年初至今已歷時近一年,線上交流儼然已成為主流,大家也逐漸熟悉了這個轉變,這是一種創新,人類不得不跟上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佛光人因此擴大了活動範圍,與世界接軌,用不同的型式充實生命。
北美首創雲端佛學會考 千餘人共慶佛陀成道日
北美洲聯合佛學會考12月6 日舉行線上會考,國際佛光會27個協會打破時空限制,共有千餘人應考。為了提升信仰層次,佛光山各地道場每年都於佛陀成道日舉行佛學會考,今年因疫情關係,首次採用了線上open book方式,鼓勵信眾運用現代科技來應考。溫哥華佛光山有65人參與。
今年北美洲聯合佛學會考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主辦,洛杉磯、多倫多、舊金山、聖路易等四個協會承辧,各地佛光會協辦。考題出自《佛光教科書》1至3冊、《般若心經生活觀》與《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從是非、選擇、填充、問答中分成三個級別。
主辦、承擔單位為了這次線上考試,用心籌備了許久,為了免除有些人對運用現代科技的陌生與恐懼,還錄製了三個視頻,宣導如何以手機、電腦、ipad來應考。此外還準備了模擬試題,供大家事先練習。又為免臨場有狀況發生,考前一小時便將考卷發到應考人信箱,以確保大家都有收到,安心應考。
溫哥華佛光山有54人報考中文組,4人報名英文組,以及7位妙慧童男童女參加兒童組。主辧單位別出心裁地設計了看圖填填看與連連看予5至10 歲的兒童,讓他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完成作答,藉此加深佛法的正確觀念,培植善根菩提種子。
今年雖然不能舉行實體佛學會考,但網上連線反而擴大了地區範圍,帶動各地佛光人一起精進,充實生活內涵,提昇信仰層次來慶祝佛陀成道紀念日,意義殊勝。
北美洲聯合佛學會考12月6 日舉行線上會考,國際佛光會27個協會打破時空限制,共有千餘人應考。為了提升信仰層次,佛光山各地道場每年都於佛陀成道日舉行佛學會考,今年因疫情關係,首次採用了線上open book方式,鼓勵信眾運用現代科技來應考。溫哥華佛光山有65人參與。
今年北美洲聯合佛學會考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主辦,洛杉磯、多倫多、舊金山、聖路易等四個協會承辧,各地佛光會協辦。考題出自《佛光教科書》1至3冊、《般若心經生活觀》與《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從是非、選擇、填充、問答中分成三個級別。
主辦、承擔單位為了這次線上考試,用心籌備了許久,為了免除有些人對運用現代科技的陌生與恐懼,還錄製了三個視頻,宣導如何以手機、電腦、ipad來應考。此外還準備了模擬試題,供大家事先練習。又為免臨場有狀況發生,考前一小時便將考卷發到應考人信箱,以確保大家都有收到,安心應考。
溫哥華佛光山有54人報考中文組,4人報名英文組,以及7位妙慧童男童女參加兒童組。主辧單位別出心裁地設計了看圖填填看與連連看予5至10 歲的兒童,讓他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完成作答,藉此加深佛法的正確觀念,培植善根菩提種子。
今年雖然不能舉行實體佛學會考,但網上連線反而擴大了地區範圍,帶動各地佛光人一起精進,充實生活內涵,提昇信仰層次來慶祝佛陀成道紀念日,意義殊勝。
2020慶祝法寶節北美人間佛教讀書分享發表會
為慶祝法寶節,2020年11月21日美東時間下午四時首次舉辦線上北美人間佛教讀書分享發表會。首先上場的是底特律協會分享了《楞嚴經》,邁阿密協會則是最後簡報〈勸發菩提心文〉。分享會焦點之一是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針對七個協會的心得分享進行點評,字字珠璣;另項焦點就是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隔空說法,指出讀書是跟聖賢對話,給我們提高境界,知識就是力量。
這場為時兩個多小時的雲端中文讀書分享會發表會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的「唯有讀書,知識永遠是自己的;唯有讀書這個種子,埋在我的心裡,它成長、開花;所謂開『般若花』結『般若果』」,拉開了序幕。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法寶節也就是臘八節,佛陀經過了修行,在這天成就了佛道,也就是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非常的殊勝,就是要讓我們在修行過程裡面,得以解行並重,這是非常的重要的,也就是說去除煩惱--貪、瞋、痴、慢、疑,煩惱去除才會輕鬆,才會自在、才會法喜、才會快樂,透過解行並重來成就佛道。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致詞,大師有云:「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些緣、讀懂一顆心。」所以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人都從不斷學習當家來成長自己,很多事需要靠自己來了解,聞思修入三摩地,從讀書中讓我們有自覺能力,人要自我了解,實為靠自己。
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讚歎與會者,在疫情期間發起閱讀、讀書分享會,可說全球首創,北美洲開啟這個模式可帶動全世界,生為佛光人不僅僅來拜佛、學佛、行佛,更應知道我們在行佛是否正確與否,那就必須要透過深入經藏,才知道我們在佛道路上,遇到困難之時,怎麼化解。
多倫多協會Kim和溫哥華協會David兩位主持人為大家帶出七個協會精采絕倫的分享會。首先是「底特律協會」分享永本法師的《楞嚴經》講座,夏威夷協會分享大師作詞的〈我願〉、〈心燈〉,多倫多協會分享《大乘明門論》,波士頓協會和紐澤西協會以大師《般若心經的宇宙觀與人生觀》作為分享,紐澤西協會則以短劇和相聲的方式分享讓人印象深刻。洛杉磯協會分享大師著作《自學之道》,渥太華協會以論壇方式分享,邁阿密協會分享省安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彭桂芳為大家講解讀書會的帶領討論法「理論篇」和「設計有效提問」;覺培法師分別總結了八個協會的心得分享,並讚歎每個協會都很優秀、認真、用心參與、堅持的信念來進行讀書會,讓老師們非常感動。
依空法師說:「很開心大家一起讀書,要把讀書變成生活的習慣,就像每天要吃飯、呼吸。讀書是跟聖賢對話,給我們提高境界,知識就是力量,為生命和生活增加力量就是每天要接收新的知識。」舉宋朝朱熹〈觀書有感〉詩句,指出讀書讓人免於無知,可以解決生活的困難;把讀書當作終身的興趣,當作生活的需要,讀書可以改變氣質。讀五類的書:修養類的提高身心修養,欣賞類像文學,博聞類讓人增加見聞,新知類像《人間福報》各種雜誌,消遣類像小說例如《高僧傳》。
歐陽修〈三上〉之說,為大家推薦董遇的「三餘讀書」,生病之餘也可以讀書。讀書要勤勞持之以恆、謹慎、謙虛不存成見。讀書四到:眼到--挑好書來讀;口到--朗誦;手到--做筆記;心到--要讀進去。依空法師為大家推薦書錄:《星雲大師全集》,最起碼要讀《貧僧有話說》、《百年佛緣》、《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釋迦牟尼佛傳》等,讀自己可以消化的、有興趣的。最後祝福大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為慶祝法寶節,2020年11月21日美東時間下午四時首次舉辦線上北美人間佛教讀書分享發表會。首先上場的是底特律協會分享了《楞嚴經》,邁阿密協會則是最後簡報〈勸發菩提心文〉。分享會焦點之一是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針對七個協會的心得分享進行點評,字字珠璣;另項焦點就是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隔空說法,指出讀書是跟聖賢對話,給我們提高境界,知識就是力量。
這場為時兩個多小時的雲端中文讀書分享會發表會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的「唯有讀書,知識永遠是自己的;唯有讀書這個種子,埋在我的心裡,它成長、開花;所謂開『般若花』結『般若果』」,拉開了序幕。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法寶節也就是臘八節,佛陀經過了修行,在這天成就了佛道,也就是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非常的殊勝,就是要讓我們在修行過程裡面,得以解行並重,這是非常的重要的,也就是說去除煩惱--貪、瞋、痴、慢、疑,煩惱去除才會輕鬆,才會自在、才會法喜、才會快樂,透過解行並重來成就佛道。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致詞,大師有云:「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些緣、讀懂一顆心。」所以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人都從不斷學習當家來成長自己,很多事需要靠自己來了解,聞思修入三摩地,從讀書中讓我們有自覺能力,人要自我了解,實為靠自己。
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讚歎與會者,在疫情期間發起閱讀、讀書分享會,可說全球首創,北美洲開啟這個模式可帶動全世界,生為佛光人不僅僅來拜佛、學佛、行佛,更應知道我們在行佛是否正確與否,那就必須要透過深入經藏,才知道我們在佛道路上,遇到困難之時,怎麼化解。
多倫多協會Kim和溫哥華協會David兩位主持人為大家帶出七個協會精采絕倫的分享會。首先是「底特律協會」分享永本法師的《楞嚴經》講座,夏威夷協會分享大師作詞的〈我願〉、〈心燈〉,多倫多協會分享《大乘明門論》,波士頓協會和紐澤西協會以大師《般若心經的宇宙觀與人生觀》作為分享,紐澤西協會則以短劇和相聲的方式分享讓人印象深刻。洛杉磯協會分享大師著作《自學之道》,渥太華協會以論壇方式分享,邁阿密協會分享省安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彭桂芳為大家講解讀書會的帶領討論法「理論篇」和「設計有效提問」;覺培法師分別總結了八個協會的心得分享,並讚歎每個協會都很優秀、認真、用心參與、堅持的信念來進行讀書會,讓老師們非常感動。
依空法師說:「很開心大家一起讀書,要把讀書變成生活的習慣,就像每天要吃飯、呼吸。讀書是跟聖賢對話,給我們提高境界,知識就是力量,為生命和生活增加力量就是每天要接收新的知識。」舉宋朝朱熹〈觀書有感〉詩句,指出讀書讓人免於無知,可以解決生活的困難;把讀書當作終身的興趣,當作生活的需要,讀書可以改變氣質。讀五類的書:修養類的提高身心修養,欣賞類像文學,博聞類讓人增加見聞,新知類像《人間福報》各種雜誌,消遣類像小說例如《高僧傳》。
歐陽修〈三上〉之說,為大家推薦董遇的「三餘讀書」,生病之餘也可以讀書。讀書要勤勞持之以恆、謹慎、謙虛不存成見。讀書四到:眼到--挑好書來讀;口到--朗誦;手到--做筆記;心到--要讀進去。依空法師為大家推薦書錄:《星雲大師全集》,最起碼要讀《貧僧有話說》、《百年佛緣》、《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釋迦牟尼佛傳》等,讀自己可以消化的、有興趣的。最後祝福大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在祝福和讚歎中進入了尾聲。國際佛光會美東副祕書長永固法師和美西副祕書長慧東法師分別進行了總結,他們同時讚北美人間佛教讀書分享發表會圓滿舉行,並感謝北美洲幹部共同努力,成就了今日的盛會。 慧東法師指出,全球佛光人在星雲大師的帶領下,是人間佛教的實踐者,在讀書中明瞭真理,眾人在服務奉獻中醒悟自己的內心,體悟佛法,當天所有佛光人的分享非常精采,內心的變化就是成就佛道的立場,未來佛光人共成佛道,建設人間淨土。 |
|
溫哥華本土化代表參加「北美人間佛教英文讀書分享會」
由北美香雲寺承辦,共25個分別院道場參與的線上「北美人間佛教英文讀書分享會」,於11月7日及14日下午舉行,兩天約40位分享人與近300位聽眾透過視訊參與,一起研究、分享星雲大師著作《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 (Ten Paths to Happiness)。溫哥華代表 Winnie Hui及Johnny Ng以幸福第九道一文與眾分享。
每個道場被分配研讀「十種幸福之道」其中一章,溫哥華與愛滿頓協會共同負責幸福第九道之〈怎樣才能調伏煩惱,遠離心魔阻撓〉一文。在過去一個月來,兩個協會的英文讀書會舉行每周一次的研讀。在妙偉法師帶領下,以「聞、思、修、證」四層次一起討論。菩薩成就四法,能離諸魔,包括了知法性平等、發憤精進、常勤念佛、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學員首先將內容做了概述,讀明每一段文字內容,再分享自己的生命體驗。最後由 Winnie 及 Johnny代表出席分享會發言。
這次分享會由檀講師Ina Denton擔任主持人。目的是藉著佛說妙慧童女經,讓學員思考其對大家生活的意義。通過閱讀此經,溫習佛陀所說的話,然後理解星雲大師對這些文字背後的含義解釋,讓大家看到佛陀的教義與我們當代生活的相關性。
由北美香雲寺承辦,共25個分別院道場參與的線上「北美人間佛教英文讀書分享會」,於11月7日及14日下午舉行,兩天約40位分享人與近300位聽眾透過視訊參與,一起研究、分享星雲大師著作《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 (Ten Paths to Happiness)。溫哥華代表 Winnie Hui及Johnny Ng以幸福第九道一文與眾分享。
每個道場被分配研讀「十種幸福之道」其中一章,溫哥華與愛滿頓協會共同負責幸福第九道之〈怎樣才能調伏煩惱,遠離心魔阻撓〉一文。在過去一個月來,兩個協會的英文讀書會舉行每周一次的研讀。在妙偉法師帶領下,以「聞、思、修、證」四層次一起討論。菩薩成就四法,能離諸魔,包括了知法性平等、發憤精進、常勤念佛、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學員首先將內容做了概述,讀明每一段文字內容,再分享自己的生命體驗。最後由 Winnie 及 Johnny代表出席分享會發言。
這次分享會由檀講師Ina Denton擔任主持人。目的是藉著佛說妙慧童女經,讓學員思考其對大家生活的意義。通過閱讀此經,溫習佛陀所說的話,然後理解星雲大師對這些文字背後的含義解釋,讓大家看到佛陀的教義與我們當代生活的相關性。
2020佛光溫哥華書院線上結業典禮
佛光溫哥華書院於11月7日下午舉行線上結業典禮,共有18位學員參與。院長覺初法師開示,雖然在疫情期間,大家學習佛法的腳步仍未止息,而且更加精進用功,運用科技,在家中透過線上課程學習,勉勵學員除了學習佛法,還要將佛法帶入生活中,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尤其要大家觀照自己在學佛前與學佛後的變化。
佛光溫哥華書院於11月7日下午舉行線上結業典禮,共有18位學員參與。院長覺初法師開示,雖然在疫情期間,大家學習佛法的腳步仍未止息,而且更加精進用功,運用科技,在家中透過線上課程學習,勉勵學員除了學習佛法,還要將佛法帶入生活中,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尤其要大家觀照自己在學佛前與學佛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