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知法師溫哥華開講「六祖壇經的生活實踐」 妙解「有佛法就有辦法」
溫哥華佛光山於6月29日舉辦佛學講座,恭請佛光山宗務委員暨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蒞臨主講「六祖壇經的生活實踐」,吸引逾二百位信眾共襄盛舉,齊聚一堂聆聽佛法妙義,法喜充滿。
講座伊始,慧知法師開宗明義指出,星雲大師將《六祖壇經》列為《星雲大師全集》中「經義論」的首篇,正因其強調「生活實踐」——這是一部能應用於日常、在人際互動中實際運作的佛法寶典。
法師以幽默風趣的語調,結合〈頓漸品〉中的經文公案與現代生活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剖析「常」與「無常」的意涵。法師指出:「佛性本自清淨,不生不滅,但我們的佛性卻常常『忽明忽滅』,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時時觀照。」
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慧知法師帶領大眾走入六祖慧能禪法的世界,在不二法中將般若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結語中,法師強調《六祖壇經》以「無念」連接佛性與世間萬法,提醒大眾要時時觀照起心動念,保持「無念」的覺知,才能體證本具之佛性、超越煩惱障礙。並以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作為實踐無念的具體方法。
此外,法師詮釋了六祖名偈:「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恰與星雲大師「要能自主,要能安心,靠自己」的教誨相呼應,強調「透過這條生命線找回本具的佛性,未來就在自己的手中」。
慧知法師以生活化的語言、生動的小故事,引領大眾深入般若智慧,使《六祖壇經》的深奧義理得以親切呈現。整場講座不僅如醍醐灌頂,也讓「有佛法就有辦法」的信念深植人心,為溫哥華信眾帶來一場溫暖且充實的心靈饗宴。
溫哥華佛光山新建寺院發布茶話會 檀信共繪人間淨土藍圖
為推動人間佛教在溫哥華的弘法發展,並回應信眾及社區對正信佛教的熱切期盼,溫哥華佛光山於6月28日舉辦「新建寺院發布茶話會」,正式揭示新道場的構想與藍圖。活動由住持覺初法師、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建築師Andrew Cheung設計團隊,出席分享新寺的願景、設計理念與整體規劃思路。近約300位佛光人、護法信徒及社區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覺初法師表示,現今道場位於大樓六樓,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地點隱蔽,不易尋訪,顯示新道場的興建既迫切又具必要性。他回顧道場三十年來的點滴成長,深切感謝信眾長期的護持,並勉勵大眾以歡喜心迎接嶄新的弘法基地。
慧知法師進一步說明建寺的背景與願景。他指出,這項工程的推動,是眾多因緣成熟的結晶,融合人力、信力、設計專業與社區共識,是一項具有時代意義的弘法里程碑。會中也播放道場構想影片,由設計團隊簡報初步藍圖。未來的新寺將融合山門、洞窟、挑簷、大殿、禪堂等佛教建築元素,並與溫哥華的山水地貌與城市景觀和諧共融。正門形如法船,象徵佛法航行於世,體現人間佛教兼容環保、共生與藝術之美的精神。
慧知法師重申星雲大師的教誨:「建寺不是為了建築,而是為了培育人才、弘揚佛法。」新寺院將以「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為核心理念,規劃包括佛教藝術館、滴水坊、大齋堂、多功能教室、社教館及禪堂等多元空間。新道場不僅是修行弘法的場所,更將成為列治文市的地標,以及社區教育、文化交流的心靈綠洲。
建築師Andrew則介紹整體設計理念,說明道場的結構特色與空間配置。他表示,新寺設計融合佛教意象與本地自然景觀,正門朝向公園,山門莊嚴莊重,營造朝聖氛圍;南門引導信眾進入靜謐禪境;頂樓則設有空中花園,提供戶外禪修與交流場域,實現功能與美學的結合。
綜合座談環節氣氛熱烈,信眾踴躍發表意見。有信徒讚歎禪堂設計極具清淨禪意,也有人建議增設星雲大師紀念館與佛教壁畫,並呼籲擴增活動空間與停車設施,以符合實際需求。佛光會王浦督導更於會中發願,未來將更加發心護持建寺善業,感動現場與會者。
此次發布茶話會在溫馨互動與誠摯祈願中圓滿落幕。覺初法師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建寺說明會及護持募款活動,誠摯邀請社會各界與信眾大德共同參與,為加拿大播下更多佛光與希望的種子,實踐星雲大師「人間淨土」的弘願。
2025三好兒童隊輔培訓圓滿結業
青年團隊齊心迎接夏令營挑戰
為迎接即將展開的「2025年三好兒童夏令營」,由溫哥華佛光山主辦、佛光青年團承辦的兩天一夜工作人員培訓營,已於6月28日至29日圓滿完成。此次共有20位熱血青年踴躍參與,透過密集課程與實作體驗,為即將登場的營隊活動做好充分準備,共同為孩子們的成長與安全築起堅實後盾。
此次培訓課程內容豐富,涵蓋團隊合作、佛門行儀、營隊帶領技巧、自我管理與有效溝通等多元主題,旨在培養青年們成為具備專業素養與慈悲心的隊輔。開營典禮邀請住持覺初法師、有因法師及佛光會協會會長Johnny Ng蒞臨,親自為青年們開示與勉勵。
覺初法師強調,青年即是小菩薩們的榜樣,一句關懷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皆可能成為孩子們人生中的轉捩點。法師勉勵青年要以真誠之心陪伴營隊,用行動播下三好種子,啟發孩子向善向上的力量。
Johnny Ng會長則勉勵青年:「擔任隊輔不僅是付出,更是成長的機會。」他指出,營隊經歷讓青年能學習溝通、領導與合作,這些能力將成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資產。
首日課程由破冰活動開場,迅速拉近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距離;接著透過午齋過堂練習與佛門五堂課,讓青年深入體驗僧團生活禮儀。有因法師親自講解,引導大家以恭敬心入行入坐,學習行儀中涵藏的智慧與修持。下午的「Good Listening」與「Self-regulation Techniques」課程,則加強青年在帶隊過程中溝通與情緒管理的能力。
次日以實際模擬營隊遊戲活動開場,讓青年親身體驗孩子們將參與的內容,並在過程中調整與優化,確保活動的安全性與流暢度,也進一步增強了團隊的協作默契與現場應變能力。下午課程轉入佛堂內,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暨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親臨開示,鼓勵青年以慈悲心觀照世界,並透過三好行動傳遞光明與希望:「學會以正向角度看世界,把他人放在心中,這就是佛法在人間的實踐。」
在結營典禮中,妙新法師、有因法師與Johnny會長共同出席,為培訓畫下圓滿句點。佛光青年團輔導法師也代表住持表達感謝,讚歎青年們的投入與熱忱,並勉勵大家持續發心,在即將到來的夏令營中,以行動實踐三好精神,成為孩子們最溫暖可靠的依靠。
最後透過回顧影片,青年們一同回顧兩天的點滴與感動,滿載信心與能量,整裝待發,準備迎接2025三好兒童夏令營的精彩挑戰。
「善用當下,蔬出愛行」──淨華分會與列三分會合辦健走讀書會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淨華分會與列治文第三分會6月29日於列治文漁人碼頭聯合舉辦「午後健走讀書會」半日活動,由分會輔導法師知屏法師帶領,15位會員熱情參與。此次活動旨在響應「VEGRUN三好路跑——蔬出愛」公益理念,提倡健康生活,傳遞社會關懷。
當天陽光普照、風和日麗,健走路線全長約兩公里,沿途經過Steveston的歷史地標,包括Seine Net Loft、Britannia船塢、Chinese Bunk House以及Murakami House等地,並一覽Fraser River兩岸的秀麗河景。成員們在健行途中不僅欣賞自然美景,也深入了解當地人文歷史,並主動向民眾分享VEGRUN公益活動的精神。
在健走途中休息時段,知屏法師帶領大家共同導讀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中的〈善用時間〉一文,強調「過去」不可追,「現在」稍縱即逝,而「未來」則在轉眼之間。唯有善用「當下」,才能讓瞬間成為永恆。透過閱讀與分享,每位參與者都感受到「時間即生命」,並反思如何效法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生三百歲」的精神,珍惜並實踐當下。
活動圓滿結束於一場愉快的冰淇淋交流時光,大家在身心放鬆與法喜充滿中,不僅增進了彼此情誼,也深刻體悟到善用時間、推廣健康與公益的重要價值。(Ada Tsui)
方廣分會2025 Vegrun「森林蔬遊趣」 為公益而走、為健康而行
為響應全球復蔬公益路跑 Vegrun,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方廣分會於6月28日號召30餘位會員及親友齊聚Fleetwood Park,展開一場結合健走與公益的「森林蔬趣遊」。大家沿著林蔭步道健行,總里程累計約60公里,可望為該活動貢獻12磅新鮮蔬菜,嘉惠需要的慈善團體。
雖然夏至已過,當日天氣依然涼爽宜人。活動在副會長劉怡妙師姐的帶領下熱鬧展開,首先以充滿活力的「帶動跳」暖身,再進行舒緩身心的「八段錦」導引操,為健行做好充分準備,眾人皆感身心舒暢。
此次健行活動參與者年齡從12歲至82歲不等,大家徜徉在芬多精滿盈的森林步道中,步行超過兩公里。根據Vegrun活動辦法,每完成10公里的步行或跑步,佛光會便捐出2磅新鮮蔬菜予當地慈善團體。此次方廣分會合力完成超過60公里的健走目標,預計將捐贈12磅蔬菜,展現「以身行道、以行濟世」的實踐精神。
活動結束後,眾人齊聚草坪享用自備的豐盛 potluck 野餐,共享美食、歡聲笑語不斷。而分會精心安排的趣味遊戲更讓現場氣氛達到高潮,大小朋友樂在其中、笑聲連連。
會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健行活動不僅促進健康、凝聚情誼,更是一次充滿意義的公益行動,真正落實佛光人「自利利他」的精神,期待下一次再度同行、繼續為社會散播善的種子。(俞雁南)
「加」愛行動站捐贈物資 傳遞溫暖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列治文第二分會6月24日舉行捐贈活動,會員們捐出家居用品及衣物,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會員提前一周齊聚一堂,進行毛扭條花手工藝製作,為即將到來7月1日的加拿大國慶日準備愛心禮品,贈給當地弱勢婦女團體。
本次活動展現了分會長期以來秉持「以慈善福利社會」的宗旨,並落實以行動傳遞關懷。不僅實際援助弱勢族群,也透過手工製作的過程,凝聚會員情誼,將心意與祝福注入每一份小禮物之中。分會長林綿容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不只是送出物資,更是讓對方感受到社區的溫暖與支持,特別是在國慶這樣的日子裡,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份尊嚴與喜悅。
在列治文已有63年歴史的Richmond Hospital/Healthcare Auxiliary,將所有物資得益,捐贈列治文醫院,負責人Patricia表示對佛光人的熱心捐贈非常讚歎。在溫哥華東區Downtown Eastside Women Centre的員工Ashling接受國慶日禮物,全部紅、白兩色的物品,加上100支扭扭花,是對弱勢婦女的一份心靈祝福及溫暖的關愛。
和諧分會健行護地球 正念前行
為持續推廣「VegRun 復蔬公益路跑」的環保與健康理念,國際佛光會於6月23日,在北溫Cleveland Dam水庫舉辦健行活動,以實際行動呼應節能減碳與蔬食護生的願景。此次活動由王景雲擔任領隊,並由黃梅花督導長與慕談台花會長帶領,10位佛光人熱情參與。
儘管當日天候陰鬱,涼爽的氣溫卻為健行增添舒適氛圍。身著白色VegRun T恤與鮮紅色佛光外套的參與者們,穿梭於綠意盎然的森林步道,格外醒目。沿途古木參天、空氣清新,瀰漫著大自然的芬多精,讓人身心舒暢,沉浸在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時光中。健行途中,成員們熱烈交流蔬食與環保理念,彼此鼓勵、結伴前行,共同感受大自然的壯麗景致。活動當天總計行走里程達40公里,展現出佛光人團結一心、用行動守護地球的決心。
本次活動不僅鍛鍊體能、親近自然,更進一步實踐「健康生活、綠色環保」的核心價值。未來,和諧分會將持續舉辦多元的環保與健康推廣活動,邀請更多親友一同參與,攜手為愛地球盡一份心力。(文稿 許芳梅)
溫哥華佛光童軍結業頒獎 展現學習成果與成長蛻變
溫哥華第33旅佛光童軍於2025年6月22日下午,在溫哥華佛光山道場舉行上半年度結業及頒獎典禮,場面溫馨莊重,共有童軍成員及家長56人出席。典禮特別邀請加拿大童軍總部Group Relationship Manager J. Alex Hadden蒞臨擔任頒獎嘉賓。
此次典禮中,稚齡童軍(Beaver Colony)的Eddie與Markson成功達成北極星獎章(North Star Award)資格,與已晉升為幼童軍(Cub Pack)的Liam、Jayden、Ned與Elena一同接受表揚。他們完成五項戶外冒險技能訓練並累計5小時社區服務,充分展現童軍精神。
童子軍(Scout Troop)成員Skyler更獲得童軍界具指標性的「總領袖獎章」(Chief Scout's Award),需完成18項戶外技能並累積30小時服務,經童軍領導團隊嚴格審核後獲獎,展現其卓越領導力與責任感。
典禮中,旅隊領袖除肯定童軍們的努力與成長,也向家長們分享未來活動方向。這場結業典禮不僅是學習的里程碑,更象徵著孩子們在技能與品格上的蛻變。童軍隊將於暑假暫歇,預計9月再啟新學期,繼續邁向更高挑戰。
佛光知賓使命傳承 北美洲巡迴培訓溫哥華圓滿落幕
由國際佛光會舉辦的「2025年北美洲佛光知賓培訓」,壓軸場於6月19日至21日在溫哥華佛光山圓滿舉行,31位來自溫哥華與愛民頓的學員順利完成三天密集課程,於6月21日舉行隆重結營典禮,正式成為佛光知賓,肩負弘揚人間佛教與護持道場的重任。
結營典禮中,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處主任覺仲法師特別勉勵學員,北美洲巡迴培訓的深意,是讓菩提種子在當地生根發芽,進而帶動更多人親近佛法、走入佛光大家庭。他強調,知賓的學習不僅是儀軌技巧的演練,更是發心與修行的實踐。
此次課程內容豐富,包括知賓基本儀態、迎賓引導、頒獎典禮流程、新協會授證儀式模擬,以及實地隊形演練,全面培養知賓的應對能力與協調合作精神。最後一日更舉行「學成展現」,由兩組學員自編自導演出實務情境,展現三日所學,深獲導師讚許。
愛民頓監寺覺泉法師讚歎學員學習態度積極,並期勉大家以「滿手好事、柔和慈悲」的心,歡喜接引更多人。愛民頓協會長江莜薇則以「我是佛」勉勵學員內修外行,發揮知賓的內涵與風采。新知賓孫燕青感動表示:「佛光知賓的旗袍,如同修行的法衣,將指引我在人間佛教的路上持續精進。」
典禮尾聲,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語重心長地叮嚀全體學員:「知賓不只是活動的服務者,更是傳遞佛光溫暖與誠意的使者。回到道場,應以平等之心接待眾生,以謙恭之姿弘揚佛法,成為行佛的典範。」
本次知賓培訓不僅提升學員的實務能力,更加深他們對佛光精神的理解與承擔,為北美各地佛光會注入嶄新能量。
高貴林分會響應Vegrun公益路跑 繞湖健走
國際佛光會加拿大溫哥華高貴林分會響應2025Vegrun公益路跑,於6月11日上午在高貴林Lafarge Lake舉辦健走活動,計有8位會員熱情參與。大家繞湖近三圈,共計累積25公里,以實際行動支持健康生活與公益理念,展現佛光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精神。
活動由高貴林分會會長高可欣帶領熱身操揭開序幕,分會輔導法師有因法師致詞鼓勵,強調透過運動行善,是推動人間佛教生活化的最佳實踐。一行人在湖畔健走之際,也不忘向路過民眾介紹活動宗旨,將「蔬」出愛,讓愛流轉的理念推廣出去。
健走活動後,有因法師帶領佈教讀書會,導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萬事》的〈等〉,透過分享心得,討論如何善用等待的時間,不浪費他人光陰,並體會因緣成熟的重要性。
佛光青年Tony特地為活動準備五色健康簡餐,與大眾結緣,讓身心在運動與法喜中都獲得滿足。
北美洲知賓培訓壓軸場 溫哥華隆重開營
國際佛光會2025年北美洲知賓培訓,第五場由溫哥華協會承辦,6月19日在溫哥華佛光山舉行開營典禮並展開一連三天的密集課程。此次報名的31位學員別來自愛民頓及溫哥華兩個協會,由佛光會中華總會知賓總召吳淑貞和美姿美學老師邵馨慧等10名講師群為授課及示範。
出席開營貴賓包括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世界總會秘書處主任覺仲法師、愛民頓講堂監寺覺泉法師、中華總會副秘書長有容法師、溫哥華協會協會長吳家遜、國際佛光會婦女聯誼會主任委員連漪。
覺初法師表示,誠摯感謝世界總會對北美佛光會的關懷與提攜,讓大家有機會學習知賓精神、提升服務品質,繼續在人間佛教的道路上精進不懈,祝福各位學員回到各地道場時都能成為佛光知賓的典範。
主席吳家遜致詞表示,溫哥華的這場培訓雖是最後一場,但對參加的學員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勉勵大家好好學習。
典禮後展開課程,吳淑貞介紹「佛光知賓服儀」、邵馨慧講說「知賓服務儀態–修行美學」。課程特別安排「自我呈現」,讓學員於課堂前暖身討論和心情分享。第三堂課由邵馨慧及知賓講師群示範五項知賓必須的基本儀態,之後是「三階段拆解」實際練習課,大眾在「學成展現」中分享華麗轉身的心得。
溫哥華佛光山善童學苑結業典禮 感恩與祝福溫馨滿滿
溫哥華佛光山善童學苑6月15日上午在一片溫馨與感恩中,圓滿舉行本學期結業典禮。當天活動豐富,內容緊湊,小菩薩們以滿滿的創意與活力,為父母與師長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小朋友們親手製作了別出心裁的父親節卡片,以畫筆與愛心,表達對父母的感謝與關愛。一張張卡片上寫滿了「謝謝爸爸媽媽」與「我愛您」等溫暖字句,讓現場洋溢著家庭的溫暖。
下午正式展開結業典禮,住持覺初法師與善童學苑輔導法師有因法師親臨現場,與家長一同見證小菩薩們的學習成果。學生們特別準備了舞蹈與歌唱表演「Harmonize」,獻給辛苦支持他們的家長們。台上小菩薩盡情展現自信與歡樂,台下家長們紛紛舉起相機記錄這感人的一刻。
典禮中,覺初法師親自頒發多項獎勵,包括結業證書、三好獎、全勤獎與佛光獎,以表揚孩子們在品德、學習與出席上的努力與進步。
此外,有因法師也特別感謝本學期新加入的幼教老師——Chloe老師與Mindy老師,感恩他們用愛心與耐心陪伴孩子成長,並致贈結緣品以表心意。
活動最後,全體一同觀賞回顧影片,點滴回憶湧上心頭。小菩薩們在笑聲與掌聲中許下承諾:「下學期我們還要回來!」
善童學苑秉持佛光山「三好」教育理念,透過寓教於樂的課程與生活實踐,讓成長的每一步都充滿智慧與愛。期待在未來的課程中,再次與小菩薩們一同學習與成長。
蔬出愛讓愛流轉 佛光人走出健康與慈悲
國際佛光會本拿比分會6月14日在中央公園舉行一場別具意義的戶外共修及健行活動,吸引了會員及家屬共19人參加。分會輔導法師有因法師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人間萬事・安靜》一文,教導大家如何在擾嚷喧囂的外在環境中,維持內心的平安寧靜。
活動當天,參加者在中央公園內進行共修,隨後展開健行,共累積了41.8公里的成績。沿途,會員們向路人發送VegRun海報,得到了熱烈回響。許多路人表示願意參加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發起的VegRun「蔬」出愛,讓愛流轉的活動。
VegRun活動旨在鼓勵參與者在活動期間走路或跑步,並將里程數回報給溫哥華協會。協會將以每10公里購買1磅蔬菜的方式,捐贈給當地慈善機構。
本次共修及健行活動,不僅讓參加的佛光人在健行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還在共修中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助於身心健康,還能夠傳遞愛心,讓更多人受益。
本拿比分會將繼續響應VegRun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共同推動健康生活和愛心捐贈。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夠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VegRun「蔬」出愛,讓愛流轉的活動,共同為社會的和諧與健康貢獻力量。
2025溫哥華VegRun 三好路跑 健康善念同行
2025溫哥華佛光山「VegRun『三好路跑』」於6月8日在列治文Aberdeen Park盛大舉行開跑儀式。活動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核心,吸引社區團體、市民及善童、童軍、佛青近150人參與,共同宣揚健康生活與三好實踐。
住持覺初法師致詞表示,Vegrun全球復蔬公益路跑的目標是為推廣蔬食及宣揚環保意識,讓大眾透過路跑接近大自然,在享受運動娛樂之餘,也能擴大推廣蔬食的層面,凝聚大眾關心氣候變遷及地球永續發展議題。並回顧2022至2024年VegRun成果。
市議員 Bill McNulty今年是第三次參加VegRun,他贊嘆此項活動是展現「慈悲的智慧」,他以能加入為榮。
今年主題「『三好路跑』蔬出愛 讓愛流轉」,溫哥華協會會長吳家遜表示今年參加者毎跑10公里 温哥華佛光山及佛光會將捐贈1磅新鮮蔬菜給本地慈善團體,強調運動與善念結合的意義,攜手傳遞健康與關懷。
起跑儀式前大家手持VegRun旗子一起以「三好健身健身操」暖身運動後齊喊「Run for Love! Run for Veggies!」後開跑!小童在家長陪同下率先起跑,成人緊隨其後,現場氣氛熱烈。
為展現團結精神,大會特别發送VegRun運動衫給跑者,完成三關印花任務的跑者,還可領取結緣品。
本活動將持續一個多月,預訂7月12日溫哥華地區大會師,藉時舉行頒獎及捐贈儀式,活動不僅推廣素食與環保,更透過三好精神凝聚社區,讓愛與健康持續流轉。
溫哥華佛光山戶外禪修營 湖光山色中體證清明本性
為引導信眾沉澱身心、體悟禪悅,溫哥華佛光山於6月3日至5日,在風景秀麗的Cultus Lake舉辦為期3天的「戶外精進禪修營」。恭請美國佛光山西來寺慧軒法師前來禪修指導,並由住持覺初法師、有因法師與知屏法師共同帶領,50位佛弟子把握因緣,暫別塵囂、走入自然,以止觀禪修體驗內在的寧靜與清明。
活動結合山林的清幽環境與豐富的禪修課程,透過動中禪與茶禪等多元修持方式,引領學員體會「語默動靜皆安然」的法喜與靜定。
慧軒法師以「歷緣對境修止觀」為主軸,從觀察鼻息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導大眾於日常起心動念中保持正念與覺知。法師開示:「禪修不應刻意用力,而是在放鬆中保持覺察,清楚觀照當下的每一個念頭。」
此次禪修營特別安排兩場茶禪體驗,分別為「靜心品茶」與「宋代點茶實作」。在「靜心品茶」中,學員於靜默中細細品味一杯茶、一塊點心,體驗「生活即禪」的當下美好;而「宋代點茶」則由慧軒法師親自示範,以抹茶粉加水,用茶筅(Chasen,竹製茶刷)擊拂起泡,並在茶湯表面寫字,展現古法點茶所蘊含的定力與專注。
為助禪修者身心調和,課程也融入《易筋經》導引,由慧軒法師帶領學員透過緩慢動作與深長呼吸,感受身心氣脈的流動與開展,為靜坐修持打下穩固基礎。
夜間,眾人圍繞營火舉行分享會,在湖畔與林間的自然懷抱中,輕鬆交流修行體悟與讀書心得。慧軒法師親切應對學員提問,並提醒:「面對妄念,只需如實覺察,輕輕將心帶回當下,不迎不拒,便是修行的真功夫。」
來自洛杉磯的學員張林對活動表示高度肯定,讚歎義工的無私奉獻,並表示將把此次所學帶回當地道場推廣,希望也能舉辦類似活動,利益更多修行人。
禪修營最後,慧軒法師於出堂前叮嚀:「禪不侷限於蒲團之上,行住坐臥皆可修禪。做每件事都應全心投入,如實觀照,不執著、不分別,事過即放下,這就是禪的智慧。」
為期三日的禪修營圓滿落幕,學員們於山林靜謐中體驗法喜,於止觀修持中培養智慧與定力,留下深刻而清淨的修行印記。
佛光童軍2025競賽露營 與大溫童軍交流互學習
溫哥華佛光童軍列治文第33旅, 5月23至25日參與一年一度的「童軍競賽露營」,活動在卑詩省蘭里地區的Camp McLean盛大舉行,吸引來自大溫地區9個童軍團體、共17個小隊、超過150名童軍齊聚一堂,展現童軍技能並互相切磋學習。
列治文33旅由三位童軍領袖Alex、Louis與Janson帶領8位童軍參與活動,本屆競賽營以奇幻主題「Dungeons and Dragons」為設計靈感,開場即舉辦徽章創作比賽,激發各團創意與熱情,為整體活動注入豐富想像與競賽活力。
營中設有多項實作挑戰,包括狩獵模擬、木棍搭建、戶外烹飪、障礙爬行與陷阱設置等,項目不僅考驗童軍們的技能與臨場應變,更培養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各小隊在密切合作下,共同完成一項項任務,展現出高度的凝聚力與學習精神。
此次競賽營能順利進行,離不開童軍領袖們在幕後的辛勤規劃與無私奉獻。主辦單位116th East Vancouver與99th Saint Francis Xavier童軍團在場地安排、活動設計及安全維護等方面展現卓越的童軍精神,確保所有參與者皆能在安全且富有挑戰性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
本次活動對佛光童軍而言,是技能磨練的重要機會,也是與大溫地區其他童軍團隊深入交流、共同成長的珍貴體驗;整體活動充滿挑戰、學習與歡樂,為童軍們留下難忘的回憶。
融合美味與心靈的饗宴 2025溫哥華三好素食市集圓滿落幕
由溫哥華佛光山及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聯合舉辦的「2025三好素食市集」,於5月24、 25日盛大登場,吸引近500名追求健康生活與熱愛蔬食的民眾踴躍參與。此次市集以「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精神為核心,結合多元蔬食料理、文化體驗與智慧講座,打造一場味蕾與心靈的雙重饗宴。
現場設有7個主題攤位,匯聚來自各地的蔬食風味。「水餃大王」主打全手工製作的飽滿餃子,「清粥小菜」則喚起人們對家鄉味的溫馨回憶。「甜品之家」推出創意甜點,滿足所有甜點控的味蕾;「香港美食」與「台灣小吃」則呈現道地亞洲風味;「美味炸物」以酥脆可口的素食炸物廣受歡迎,而「冷熱飲品」攤位則為賓客提供了多樣化飲品選擇,為整體美食之旅劃下完美句點。此外,大會特別提供線上預訂與現場取餐服務,貼心滿足現代人的便利需求。
活動期間,主辦單位更精心安排多項文化與教育活動,為市集注入深度與靈性。「茶禪一味」活動由住持覺初法師親自帶領6位茶禪行者,透過品茗冥想,讓參與者在忙碌生活中覓得一處心靈靜地。活動吸引了包括卑詩省議員Steve Kooner在內的80位信眾參與,現場氛圍清雅寧靜,感動人心。
市集亦舉辦2場別具啟發性的講座與工作坊。由Esther Ho老師主講的「健康講座」,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科學研究與生活建議,剖析蔬食與長壽之間的密切關聯。另場「當AI遇上菩提心」工作坊,結合創新科技與慈悲智慧,教導與會者如何運用人工智慧設計蔬食菜單與生成圖片,並分組實作與發表成果,互動熱絡,反應熱烈。
此次三好素食市集,不僅讓大眾品嚐到多樣化的素食美味,更透過茶禪與智慧講座,引領人們深思生活的步調與心靈的平衡。活動圓滿落幕,參與者無不滿載而歸,期待明年再聚。
溫哥華人間學院 生命教育講座談生死
佛光山溫哥華人間學院5月23日邀請台灣「死亡咖啡館」創辦人郭慧娟老師,舉行一場線上生命教育講座「為了愛,我們談生死」,計有60多人上線聆聽。本次講座深入探討如何坦然與至親談論生死,並將老年照護、急救及身後事納入「善終備忘錄」,讓個人掌握生命的自主權,從容安排人生最後一程。
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特別介紹郭慧娟,讚譽其多年來努力推廣生命教育,為許多人建立正向的生死觀念,使家人間能坦誠交流這一敏感議題。郭慧娟更創新開發桌遊及情境劇,讓參與者在互動體驗中自然接受生死一如的理念。
郭慧娟指出,華人文化向來對死亡避諱不談,使得死亡教育更具推廣價值。十年來,已舉辦超過900場講座,以開放、溫馨的方式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減少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如今已逐步發展為教育課程,甚至慢慢成為一場全民運動。
郭慧娟強調,「生命自主(囑)的時代來臨了——我的生命,我做主」。在世時,應根據個人意願、信仰決定醫療、急救及身後事,妥善安排人生終點。唯有自主,才能安心圓滿,不讓子孫留下遺憾,也使照顧者減少困惑與紛爭。
至於如何促成兩代人間的生死對話?郭慧娟建議,可以透過各種情境來順勢談,例如看完醫生、閱讀新聞、參加喪禮,甚至從植物的花開花謝談論生死。郭慧娟提醒大家,建立可自由交流的氛圍至關重要,傾聽、接納、不評判,並理解家人可能尚未準備好面對這個議題,不強求一次到位。
郭慧娟發揮創意讓年輕一代與老年人一起透過桌遊「非常時刻」討論生命的最後一哩路;他也讓兒童與中學生體驗躺入棺木中,思索未曾向親愛的家人表達的話語。甚至安排長輩穿上壽衣,大方走秀,藉此讓大眾逐步認知,死亡並非禁忌,而是生命循環與大自然的一部分。
最後,知屏法師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勉勵眾人以「老病死生」的觀念,積極迎接人生,從中體悟生命的智慧與歡喜。
全球同步抄經修持 僧信共祈世界和平
為慶祝佛光山開山59周年,溫哥華佛光山於5月16日舉辦「全球同步抄經修持活動」,60多位信眾齊聚道場,透過虔誠抄經、誦經與聆聽開示,共同回向世界和平、社會和諧。活動莊嚴殊勝,大眾以筆墨修心,實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精神。
活動於晚上展開,信眾在法師引領下恭誦《心經》,之後專注抄經,一筆一畫皆融入對眾生的祝福。抄經前,觀看大師開示影片,重温佛光山開山歷史,並聆聽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的勉勵。
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特別開示,讚歎大眾把握殊勝因緣參與全球共修,並指出:「抄經能攝心專注,積聚福德資糧,但更重要的是發菩提心,將功德回向法界。」鼓勵眾人以大師的「不忘初心」為念,持續精進,讓佛光普照人間,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修持活動,接引大眾親近佛法,實踐人間佛教的理念。
佛光園遊會同慶佛誕與母親節 與社區共織「共生共榮 」篇章
為隆重慶祝佛誕節暨母親節,溫哥華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於5月10、11日,在列治文知名的薰衣草農場Lavenderland,盛大舉辦「2025慶祝佛誕浴佛暨佛光園遊會」。2天活動吸引近2千人次熱情參與,大眾共聚一堂,在莊嚴浴佛與歡樂園遊中,感受人間佛教的慈悲喜捨與社區共融的美好氛圍。
國會議員Parm Bains、BC省省長David Eby、列治文市長馬保定,以及多位三級政府官員與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立欣等貴賓蒞臨現場,見證這場融合信仰、文化與社區精神的盛會。
今年園遊會以「共生與共榮」為主題,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在開幕致詞中指出,當今世界面臨戰爭、災難、疾病與人際衝突等挑戰,唯有秉持互尊互愛、包容和諧的精神,實踐「共生共榮」,才能共創和平未來。他引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教誨:「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萬事萬物之間,都是因緣關係的存在,彼此應該互相尊重、包容、和好,有共生才有共榮。」並呼籲民眾響應「環保愛地球,三好淨人心」運動,從自身做起,共創美好的社會。」
列治文市長馬保定特別頒布「佛光周末日」,肯定溫哥華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多年來在慈善、環保、社區關懷與精神信仰方面的貢獻。
BC省長David Eby亦表示,佛教向來給人慈悲、慷慨的印象、並且注重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在現今社會,每個人都在強調自我獨特性的同時,佛教「同體共生」的理念顯得尤為重要。
活動現場設有多元化攤位,包括花卉、蔬果、有機食品、雜貨、跳蚤市場、佛教文物,以及孩子們最喜愛的創意氣球與臉部彩繪。美食區更是琳琅滿目,匯聚各地風味,涵蓋炸物、香港特色、台灣小吃、南洋風味、西式熱狗,並提供冷熱飲品,滿足各種口味需求,吸引大批民眾駐足品嘗。
活動第二天特別安排「佛光寶寶暨三好兒童祈福禮」,為孩子們祈願平安喜樂,並在午後溫暖的陽光下、如茵的草地間,舉辦溫馨的母親節慶祝活動。民眾透過正式的奉茶儀式與精緻下午茶,搭配現場音樂與舞蹈表演,向母親獻上最真摯的感謝與祝福,共度美好時光。
許多民眾紛紛表示,這場活動令人難忘,不論是莊嚴的浴佛法會、溫馨的母親節獻禮,還是豐富的美食與親子互動,都讓大人小孩感受到「人間佛教」帶來的安樂、喜悅與和諧。
佛寶節預祝母親節 列一分會手作賀卡傳遞關懷
為慶祝佛寶節並提前歡慶母親節,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列治文第一分會於5月4日精心準備手工賀卡與鈎織鎖匙包,向會員傳遞溫暖與祝福,共派發150套結緣品。
適逢周日浴佛法會,會員懷抱清淨之心齊聚寺院,虔誠禮拜諸佛並參與浴佛儀式。法會結束後,分會委員與各關懷組長親手贈送結緣品,向會員致上誠摯問候。
此外,針對行動不便的長者會員,幹部親自登門拜訪,送上祝福與結緣品,藉此表達對母親恩惠與辛勞的深深感謝。
為籌備此次活動,委員及聯絡組組長利用周末時間齊聚講堂教室,群策群力,親手製作精美的母親節賀卡。不僅展現無私奉獻的精神,也促進彼此情誼,凝聚菩薩心,讓溫暖在人與人之間流轉。
溫哥華協會深耕本土 展現在地融和新風貌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於5月4日在溫哥華市政府廣場(Vancouver City Hall Plaza) 參與2025佛教文化節。活動吸引超過3千名市民參與,現場洋溢著溫馨祥和的氛圍,參與者紛紛表示這是一場難得的心靈與文化的盛宴。
佛光會攤位設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墨寶拓印與大眾結緣,等待體驗的民眾排起長龍。來自本拿比的王小姐表示:「能夠親手拓印大師的《隨緣》墨寶,內心感到無比平靜,這分祝福將掛在家中時時提醒自己。」許多長者更是感動地表示,能近距離感受大師的智慧法語,是此生難得的福報。
當日同時推廣佛光園遊會及Vegrun活動,尤其是Vegrun環保理念獲熱烈響應,獲得年輕族群高度認同。UBC學生社團更集體響Veggie Plan A,承諾每月舉辦蔬食日。帶著兩個孩子參加的Johnson夫婦說:「得知善童學院信息非常歡喜,正是他們期待的課程。」
活動不但是本土化實踐,並獲各界肯定。溫哥華協會會長Johnny Ng強調:「我們不僅是佛教團體,更是社區的一份子。近年積極與本地學校、慈善機構合作,讓佛法以更貼近加拿大人生活的方式呈現。看到這麼多市民敞開心胸接觸佛法,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能讓佛法的智慧與慈悲溫暖更多人心。」
卑詩省多元文化廳代表出席活動時讚揚:「佛光會是宗教團體本土化的典範,真正體現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價值。」
「佛教文化節」不僅是宗教盛事,更展現了佛光會深耕大溫地區30年來的本土化成果,吸引數千名各族裔市民參與,共同見證佛教文化與加拿大多元社會的完美融和。
溫哥華佛光人參加北美聯誼會
探索AI應用 開拓弘法新契機
2025年北美佛光聯誼會4月18日至20日於美國德州奧斯汀JW萬豪酒店盛大舉行,由奧斯汀、達拉斯與休士頓三地佛光協會聯合主辦,吸引來自北美洲26個協會近500位佛光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溫哥華協會在覺初法師帶領下,常住宗謙法師、有因法師、會長吳家遜、督導長黃梅花及理事分會幹部會員共16人組團參與盛會,交流學習、共同成長。
在會中頒獎典禮環節,溫哥華協會榮獲「2024年佛學會考協會推廣獎」殊榮,肯定協會對佛學推廣的積極努力與成果。此外,副會長王浦、督導卞曉雪及分會長王景偉亦現場獲頒認證,成為「2025-2026年北美洲人間佛教宣講員」,展現協會推動人間佛教的承擔與使命。
本次會議內容豐富,涵蓋《星雲大師全集》導讀與人間佛教精神分享、佛光人精彩人生故事、北美佛光會務未來展望、永續發展專案報告等,並安排了西來大學學習成果分享與「佛光之夜」文藝晚會,課程內容兼具深度與啟發性,激勵與會者深入思索佛法在當代生活中的實踐方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會引進「愛比科技AI即時多語翻譯系統」,不僅現場說明其應用,更開放與會者實地體驗其如何協助打破語言障礙,展現AI科技在弘法工作上的嶄新應用潛力,為未來海外弘法提供創新思維。
活動結束後,溫哥華團隊參訪奧斯汀香雲寺、休士頓中美寺及達拉斯講堂。五日行程中感受到各地佛光人的熱誠款待,最終以酥酡晚宴及精采節目畫下圓滿句點。
此次聯誼會不僅促進北美佛光人的交流,更讓溫哥華團隊深刻體會如何以創新科技結合人間佛教理念,實踐「佛法人間化、生活書香化、僧信平等化、寺院本土化」的願景。未來,溫哥華協會將持續與時俱進,善用所學,開展更多接引大眾的新機緣。
48小時烘焙挑戰!溫哥華佛青用甜點點燃夢想
溫哥華佛光青年團4月 20日舉辦烘焙義賣活動,共推出八項自製烘培食品,為青年團成員即將參加七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國際佛光青年會議而籌集資金。
在幕後準備過程中,青年團成員展現了卓越的實力與效率。在短短48小時內,親手烘焙出各式各樣的自製甜點,包括日式起司蛋糕、香蕉蛋糕、抹茶與巧克力布朗尼餅乾、海鹽麵包及韓式壽司卷。為確保品質與新鮮度,佛青們全心投入這次義賣,不辭辛勞。此外,現場還提供多款飲品與美食,如楊枝甘露、草莓抹茶堅果麥片及迷你鈎織甜點等,供信眾現場加購。
此次義賣活動共收到逾40筆訂單,這要歸功於佛光大家庭與親友們的慷慨支持,以及青年團成員們的辛勤付出,完美體現了溫哥華佛光山溫暖的社區氛圍。
憑藉著過去義賣活動的經驗,團隊反思了過去的不足與錯誤,並加以改進,使今年的活動在籌備與執行上更加有條不紊、圓滿成功。不僅讓青年團成員進一步鍛煉了團隊合作、接待服務、待人處事與烹飪創意等重要技能,更深化了對社區的歸屬感與共同使命的認同。
響應世界地球日 佛光人攜手清潔公園 共創美好社區
為響應2025年世界地球日,溫哥華佛光會列治文第二、第三分會近二十位會員於4月22日積極參與由列治文市政府主辦的公園清潔活動,以實際行動落實環保理念,為社區的美好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由市政府發起,旨在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並號召各界攜手保護地球生態。活動當天,佛光會義工菩薩們手持清潔工具,投入清理Richmond Minoru Park的工作,以共同維護社區環境的潔淨與美觀。
分會輔導法師宗謙法師及知屏法師表示,佛教提倡慈悲護生,珍惜自然,此次清潔活動不僅有助於改善環境,更能淨化心靈,充分體現佛光人「以慈善福利社會」的精神。法師並強調,環保應從日常小事做起,每個人皆能以自身行動持續貢獻力量。
這項活動也促進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民眾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社區凝聚力。市政府官員特別感謝佛光山義工的長期支持,肯定其對環保事業的貢獻,並讚揚佛光山在列治文社區樹立了典範。
佛光會致力於推動星雲大師所提倡的「環保與心保」理念,每年於世界地球日,以具體行動實踐社區共生共榮的理想,為建設人間淨土而努力。
佛光童軍挑戰夜行 跨越黑夜學習成長
溫哥華33旅佛光童軍15名隊員於2025年4月5日晚至6日清晨,參與了由Scouts Canada主辦,在Pacific Spirit Park舉行的年度NiteHike夜行活動。此次活動吸引來自大溫哥華地區逾800位童軍及女童軍參與,展現童軍運動的凝聚力與活力。
活動全程以徒步方式進行,參與者需沿指定路線完成20個結合知識與技能的挑戰關卡。內容涵蓋氣候變遷問答、彈弓射擊、裝備選擇、攀牆體能訓練,以及歌唱、短劇表演與創意隊呼等,全面考驗童軍的專注力、判斷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33旅共有9位幼童軍與童子軍參與挑戰,實地學習地圖導航、活動規劃與跨隊互動。另有3位行義童軍參與其中一站的設計與管理,透過投球入杯遊戲訓練參與者的手眼協調,並實踐領導與組織能力。
透過夜間行走與關卡挑戰,童軍們學習在面對黑暗與不確定時仍保持勇氣與行動力,完成了一段既具教育意義又充滿樂趣的探索旅程。
溫哥華佛光童軍25周年慶 初心不改童軍精神永傳承
溫哥華33旅列治文佛光童軍於4月13日下午,在列治文社區中心隆重舉行成立25周年慶典。太平洋海岸理事會團體關係經理Alex Hadden、童軍成員、領袖、歷屆校友及社區友鄰旅隊代表共65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旅長關任豪(Harrison Kwan)在致詞中回顧了團隊於2000年在溫哥華佛光山大雄寶殿創立的初心,並强調童軍如今已成為社區的中堅力量。他特別向歷任領袖致敬,稱其爲「導師、先鋒與靈感的源泉」,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成就一代代童軍品格的塑造與技能的傳承。隨後,慶典為傑出領袖頒發獎項,表彰其堅守童軍精神、服務社會的卓越貢獻。
活動特別設計「時光錦囊」環節。每位參與者親手寫下珍貴回憶,附上即影即有照片封存於個人錦囊中,相約10年後的35周年慶典時開啓,重溫今日情誼。衆人享用英式茶點之際,分享童軍生涯的成長故事,在溫馨氛圍中交流經驗與感悟。
展望未來,旅隊呼籲新一代成員肩負傳承使命,將童軍培養的領導力、責任感與終身友誼融入人生每一階段。期待10年後再聚首,延續第33旅列治文佛光童軍的榮耀篇章,讓不忘初心的精神生生不息。
讀書會種子萌芽 溫哥華培訓新血
疫情後首場「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於4月13日在溫哥華佛光山舉行,共有30位愛書人齊聚一堂,展開一場從理念到實務的學習旅程。此次活動由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主辦,為推廣主題式學習與閱讀交流播下堅實的種子。
課程首堂由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從「認識人間佛教」到「讀書會帶領人必須具備的精神與態度」,為大家建立正確的觀念。強調人間佛教是以人為本的生活化佛法,應走出廟堂、關懷大眾。不僅如此,人間佛教還應適應時代,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以現代方式詮釋、傳播佛法。並鼓勵信眾透過讀書會實踐人間佛教、提升人格。
在「讀書會帶領人的角色與態度」單元中,覺初法師指出,讀書會帶領人要學習如何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強調不是演講者、說教者、評論者,而是引導發言、溝通、鼓勵與傾聽者,並須具備尊重、包容、感恩與服務的態度。也提醒帶領人要注意聲音語調、肢體語言與事前準備,營造自在分享的互動氛圍。
隨後的單元進行角色扮演與分組討論,透過〈跨越〉、〈向自己宣戰〉、〈一句話〉三篇文章演練「聞、思、修、證」的學習法,引導學員從閱讀中體會佛法智慧並應用於生活。各組學員將討論成果上台分享,展現豐富思辨與實踐力。
在最後的Q&A環節中,覺初法師針對學員提出的實務問題,包括成員流失、融入困難與討論冷場等,一一提供具體建議與應對策略,協助帶領人更有信心面對挑戰。
經過三小時的深入交流與實作,學員紛紛表達願意投入推動佛法讀書風氣,當場即有四位學員發心成立「賞花讀書會」、「咖啡讀書會」、「三好讀書會」與「粉彩讀書會」,展現佛法生活化的無限創意。這場培訓不僅讓參與者掌握讀書會帶領技巧,更點燃推動人間佛教的熱忱,為大溫社區營造書香社會,注入嶄新活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