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佛光世紀電子報
  • 佛光新聞
  • 悠遊法海
  • 禪味廚房
  • 活動預告
  • 訂閱/聯繫
Picture

佛光童軍2025競賽露營  與大溫童軍交流互學習


溫哥華佛光童軍列治文第33旅, 5月23至25日參與一年一度的「童軍競賽露營」,活動在卑詩省蘭里地區的Camp McLean盛大舉行,吸引來自大溫地區9個童軍團體、共17個小隊、超過150名童軍齊聚一堂,展現童軍技能並互相切磋學習。

列治文33旅由三位童軍領袖Alex、Louis與Janson帶領8位童軍參與活動,本屆競賽營以奇幻主題「Dungeons and Dragons」為設計靈感,開場即舉辦徽章創作比賽,激發各團創意與熱情,為整體活動注入豐富想像與競賽活力。

營中設有多項實作挑戰,包括狩獵模擬、木棍搭建、戶外烹飪、障礙爬行與陷阱設置等,項目不僅考驗童軍們的技能與臨場應變,更培養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各小隊在密切合作下,共同完成一項項任務,展現出高度的凝聚力與學習精神。

此次競賽營能順利進行,離不開童軍領袖們在幕後的辛勤規劃與無私奉獻。主辦單位116th East Vancouver與99th Saint Francis Xavier童軍團在場地安排、活動設計及安全維護等方面展現卓越的童軍精神,確保所有參與者皆能在安全且富有挑戰性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

本次活動對佛光童軍而言,是技能磨練的重要機會,也是與大溫地區其他童軍團隊深入交流、共同成長的珍貴體驗;整體活動充滿挑戰、學習與歡樂,為童軍們留下難忘的回憶。

Picture
Competition Camp大合照。

融合美味與心靈的饗宴  2025溫哥華三好素食市集圓滿落幕


由溫哥華佛光山及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聯合舉辦的「2025三好素食市集」,於5月24、 25日盛大登場,吸引近500名追求健康生活與熱愛蔬食的民眾踴躍參與。此次市集以「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精神為核心,結合多元蔬食料理、文化體驗與智慧講座,打造一場味蕾與心靈的雙重饗宴。

現場設有7個主題攤位,匯聚來自各地的蔬食風味。「水餃大王」主打全手工製作的飽滿餃子,「清粥小菜」則喚起人們對家鄉味的溫馨回憶。「甜品之家」推出創意甜點,滿足所有甜點控的味蕾;「香港美食」與「台灣小吃」則呈現道地亞洲風味;「美味炸物」以酥脆可口的素食炸物廣受歡迎,而「冷熱飲品」攤位則為賓客提供了多樣化飲品選擇,為整體美食之旅劃下完美句點。此外,大會特別提供線上預訂與現場取餐服務,貼心滿足現代人的便利需求。

活動期間,主辦單位更精心安排多項文化與教育活動,為市集注入深度與靈性。「茶禪一味」活動由住持覺初法師親自帶領6位茶禪行者,透過品茗冥想,讓參與者在忙碌生活中覓得一處心靈靜地。活動吸引了包括卑詩省議員Steve Kooner在內的80位信眾參與,現場氛圍清雅寧靜,感動人心。

市集亦舉辦2場別具啟發性的講座與工作坊。由Esther Ho老師主講的「健康講座」,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科學研究與生活建議,剖析蔬食與長壽之間的密切關聯。另場「當AI遇上菩提心」工作坊,結合創新科技與慈悲智慧,教導與會者如何運用人工智慧設計蔬食菜單與生成圖片,並分組實作與發表成果,互動熱絡,反應熱烈。

此次三好素食市集,不僅讓大眾品嚐到多樣化的素食美味,更透過茶禪與智慧講座,引領人們深思生活的步調與心靈的平衡。活動圓滿落幕,參與者無不滿載而歸,期待明年再聚。

Picture
茶禪一味-透過茶來體驗繁忙生活中的片刻寧靜,以茶入道,參究本心。

溫哥華人間學院  生命教育講座談生死


佛光山溫哥華人間學院5月23日邀請台灣「死亡咖啡館」創辦人郭慧娟老師,舉行一場線上生命教育講座「為了愛,我們談生死」,計有60多人上線聆聽。本次講座深入探討如何坦然與至親談論生死,並將老年照護、急救及身後事納入「善終備忘錄」,讓個人掌握生命的自主權,從容安排人生最後一程。

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特別介紹郭慧娟,讚譽其多年來努力推廣生命教育,為許多人建立正向的生死觀念,使家人間能坦誠交流這一敏感議題。郭慧娟更創新開發桌遊及情境劇,讓參與者在互動體驗中自然接受生死一如的理念。

郭慧娟指出,華人文化向來對死亡避諱不談,使得死亡教育更具推廣價值。十年來,已舉辦超過900場講座,以開放、溫馨的方式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減少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如今已逐步發展為教育課程,甚至慢慢成為一場全民運動。

郭慧娟強調,「生命自主(囑)的時代來臨了——我的生命,我做主」。在世時,應根據個人意願、信仰決定醫療、急救及身後事,妥善安排人生終點。唯有自主,才能安心圓滿,不讓子孫留下遺憾,也使照顧者減少困惑與紛爭。

至於如何促成兩代人間的生死對話?郭慧娟建議,可以透過各種情境來順勢談,例如看完醫生、閱讀新聞、參加喪禮,甚至從植物的花開花謝談論生死。郭慧娟提醒大家,建立可自由交流的氛圍至關重要,傾聽、接納、不評判,並理解家人可能尚未準備好面對這個議題,不強求一次到位。

郭慧娟發揮創意讓年輕一代與老年人一起透過桌遊「非常時刻」討論生命的最後一哩路;他也讓兒童與中學生體驗躺入棺木中,思索未曾向親愛的家人表達的話語。甚至安排長輩穿上壽衣,大方走秀,藉此讓大眾逐步認知,死亡並非禁忌,而是生命循環與大自然的一部分。

最後,知屏法師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勉勵眾人以「老病死生」的觀念,積極迎接人生,從中體悟生命的智慧與歡喜。

Picture
郭慧娟強調,「生命自主(囑)的時代來臨了我的生命,我做主」 。

全球同步抄經修持  僧信共祈世界和平


為慶祝佛光山開山59周年,溫哥華佛光山於5月16日舉辦「全球同步抄經修持活動」,60多位信眾齊聚道場,透過虔誠抄經、誦經與聆聽開示,共同回向世界和平、社會和諧。活動莊嚴殊勝,大眾以筆墨修心,實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精神。

活動於晚上展開,信眾在法師引領下恭誦《心經》,之後專注抄經,一筆一畫皆融入對眾生的祝福。抄經前,觀看大師開示影片,重温佛光山開山歷史,並聆聽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的勉勵。

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特別開示,讚歎大眾把握殊勝因緣參與全球共修,並指出:「抄經能攝心專注,積聚福德資糧,但更重要的是發菩提心,將功德回向法界。」鼓勵眾人以大師的「不忘初心」為念,持續精進,讓佛光普照人間,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修持活動,接引大眾親近佛法,實踐人間佛教的理念。

Picture
專注一心地抄經。

佛光園遊會同慶佛誕與母親節  與社區共織「共生共榮 」篇章


為隆重慶祝佛誕節暨母親節,溫哥華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於5月10、11日,在列治文知名的薰衣草農場Lavenderland,盛大舉辦「2025慶祝佛誕浴佛暨佛光園遊會」。2天活動吸引近2千人次熱情參與,大眾共聚一堂,在莊嚴浴佛與歡樂園遊中,感受人間佛教的慈悲喜捨與社區共融的美好氛圍。

國會議員Parm Bains、BC省省長David Eby、列治文市長馬保定,以及多位三級政府官員與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立欣等貴賓蒞臨現場,見證這場融合信仰、文化與社區精神的盛會。

今年園遊會以「共生與共榮」為主題,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在開幕致詞中指出,當今世界面臨戰爭、災難、疾病與人際衝突等挑戰,唯有秉持互尊互愛、包容和諧的精神,實踐「共生共榮」,才能共創和平未來。他引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教誨:「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萬事萬物之間,都是因緣關係的存在,彼此應該互相尊重、包容、和好,有共生才有共榮。」並呼籲民眾響應「環保愛地球,三好淨人心」運動,從自身做起,共創美好的社會。」

列治文市長馬保定特別頒布「佛光周末日」,肯定溫哥華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多年來在慈善、環保、社區關懷與精神信仰方面的貢獻。

BC省長David Eby亦表示,佛教向來給人慈悲、慷慨的印象、並且注重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在現今社會,每個人都在強調自我獨特性的同時,佛教「同體共生」的理念顯得尤為重要。

活動現場設有多元化攤位,包括花卉、蔬果、有機食品、雜貨、跳蚤市場、佛教文物,以及孩子們最喜愛的創意氣球與臉部彩繪。美食區更是琳琅滿目,匯聚各地風味,涵蓋炸物、香港特色、台灣小吃、南洋風味、西式熱狗,並提供冷熱飲品,滿足各種口味需求,吸引大批民眾駐足品嘗。

活動第二天特別安排「佛光寶寶暨三好兒童祈福禮」,為孩子們祈願平安喜樂,並在午後溫暖的陽光下、如茵的草地間,舉辦溫馨的母親節慶祝活動。民眾透過正式的奉茶儀式與精緻下午茶,搭配現場音樂與舞蹈表演,向母親獻上最真摯的感謝與祝福,共度美好時光。

許多民眾紛紛表示,這場活動令人難忘,不論是莊嚴的浴佛法會、溫馨的母親節獻禮,還是豐富的美食與親子互動,都讓大人小孩感受到「人間佛教」帶來的安樂、喜悅與和諧。

Picture
與會貴賓合影。

佛寶節預祝母親節 列一分會手作賀卡傳遞關懷


​為慶祝佛寶節並提前歡慶母親節,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列治文第一分會於5月4日精心準備手工賀卡與鈎織鎖匙包,向會員傳遞溫暖與祝福,共派發150套結緣品。

適逢周日浴佛法會,會員懷抱清淨之心齊聚寺院,虔誠禮拜諸佛並參與浴佛儀式。法會結束後,分會委員與各關懷組長親手贈送結緣品,向會員致上誠摯問候。

此外,針對行動不便的長者會員,幹部親自登門拜訪,送上祝福與結緣品,藉此表達對母親恩惠與辛勞的深深感謝。

為籌備此次活動,委員及聯絡組組長利用周末時間齊聚講堂教室,群策群力,親手製作精美的母親節賀卡。不僅展現無私奉獻的精神,也促進彼此情誼,凝聚菩薩心,讓溫暖在人與人之間流轉。

​溫哥華協會深耕本土 展現在地融和新風貌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於5月4日在溫哥華市政府廣場(Vancouver City Hall Plaza) 參與2025佛教文化節。活動吸引超過3千名市民參與,現場洋溢著溫馨祥和的氛圍,參與者紛紛表示這是一場難得的心靈與文化的盛宴。

佛光會攤位設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墨寶拓印與大眾結緣,等待體驗的民眾排起長龍。來自本拿比的王小姐表示:「能夠親手拓印大師的《隨緣》墨寶,內心感到無比平靜,這分祝福將掛在家中時時提醒自己。」許多長者更是感動地表示,能近距離感受大師的智慧法語,是此生難得的福報。

當日同時推廣佛光園遊會及Vegrun活動,尤其是Vegrun環保理念獲熱烈響應,獲得年輕族群高度認同。UBC學生社團更集體響Veggie Plan A,承諾每月舉辦蔬食日。帶著兩個孩子參加的Johnson夫婦說:「得知善童學院信息非常歡喜,正是他們期待的課程。」

活動不但是本土化實踐,並獲各界肯定。溫哥華協會會長Johnny Ng強調:「我們不僅是佛教團體,更是社區的一份子。近年積極與本地學校、慈善機構合作,讓佛法以更貼近加拿大人生活的方式呈現。看到這麼多市民敞開心胸接觸佛法,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能讓佛法的智慧與慈悲溫暖更多人心。」

卑詩省多元文化廳代表出席活動時讚揚:「佛光會是宗教團體本土化的典範,真正體現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價值。」

「佛教文化節」不僅是宗教盛事,更展現了佛光會深耕大溫地區30年來的本土化成果,吸引數千名各族裔市民參與,共同見證佛教文化與加拿大多元社會的完美融和。
Picture
本土夫婦拓印後,對大師墨寶字義產生好奇。

溫哥華佛光人參加北美聯誼會
​探索
AI應用 開拓弘法新契機


2025年北美佛光聯誼會4月18日至20日於美國德州奧斯汀JW萬豪酒店盛大舉行,由奧斯汀、達拉斯與休士頓三地佛光協會聯合主辦,吸引來自北美洲26個協會近500位佛光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溫哥華協會在覺初法師帶領下,常住宗謙法師、有因法師、會長吳家遜、督導長黃梅花及理事分會幹部會員共16人組團參與盛會,交流學習、共同成長。

在會中頒獎典禮環節,溫哥華協會榮獲「2024年佛學會考協會推廣獎」殊榮,肯定協會對佛學推廣的積極努力與成果。此外,副會長王浦、督導卞曉雪及分會長王景偉亦現場獲頒認證,成為「2025-2026年北美洲人間佛教宣講員」,展現協會推動人間佛教的承擔與使命。

本次會議內容豐富,涵蓋《星雲大師全集》導讀與人間佛教精神分享、佛光人精彩人生故事、北美佛光會務未來展望、永續發展專案報告等,並安排了西來大學學習成果分享與「佛光之夜」文藝晚會,課程內容兼具深度與啟發性,激勵與會者深入思索佛法在當代生活中的實踐方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會引進「愛比科技AI即時多語翻譯系統」,不僅現場說明其應用,更開放與會者實地體驗其如何協助打破語言障礙,展現AI科技在弘法工作上的嶄新應用潛力,為未來海外弘法提供創新思維。

活動結束後,溫哥華團隊參訪奧斯汀香雲寺、休士頓中美寺及達拉斯講堂。五日行程中感受到各地佛光人的熱誠款待,最終以酥酡晚宴及精采節目畫下圓滿句點。

此次聯誼會不僅促進北美佛光人的交流,更讓溫哥華團隊深刻體會如何以創新科技結合人間佛教理念,實踐「佛法人間化、生活書香化、僧信平等化、寺院本土化」的願景。未來,溫哥華協會將持續與時俱進,善用所學,開展更多接引大眾的新機緣。

Picture
2025年北美洲聯誼會」於奧斯汀JW萬豪酒店舉行,來自北美26個協會的幹部與會員500人齊聚一堂。

48小時烘焙挑戰!溫哥華佛青用甜點點燃夢想

 
溫哥華佛光青年團4月 20日舉辦烘焙義賣活動,共推出八項自製烘培食品,為青年團成員即將參加七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國際佛光青年會議而籌集資金。
 
在幕後準備過程中,青年團成員展現了卓越的實力與效率。在短短48小時內,親手烘焙出各式各樣的自製甜點,包括日式起司蛋糕、香蕉蛋糕、抹茶與巧克力布朗尼餅乾、海鹽麵包及韓式壽司卷。為確保品質與新鮮度,佛青們全心投入這次義賣,不辭辛勞。此外,現場還提供多款飲品與美食,如楊枝甘露、草莓抹茶堅果麥片及迷你鈎織甜點等,供信眾現場加購。
 
此次義賣活動共收到逾40筆訂單,這要歸功於佛光大家庭與親友們的慷慨支持,以及青年團成員們的辛勤付出,完美體現了溫哥華佛光山溫暖的社區氛圍。
 
憑藉著過去義賣活動的經驗,團隊反思了過去的不足與錯誤,並加以改進,使今年的活動在籌備與執行上更加有條不紊、圓滿成功。不僅讓青年團成員進一步鍛煉了團隊合作、接待服務、待人處事與烹飪創意等重要技能,更深化了對社區的歸屬感與共同使命的認同。
Picture
溫哥華佛光青年 大合照

響應世界地球日  佛光人攜手清潔公園  共創美好社區


為響應2025年世界地球日,溫哥華佛光會列治文第二、第三分會近二十位會員於4月22日積極參與由列治文市政府主辦的公園清潔活動,以實際行動落實環保理念,為社區的美好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由市政府發起,旨在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並號召各界攜手保護地球生態。活動當天,佛光會義工菩薩們手持清潔工具,投入清理Richmond Minoru Park的工作,以共同維護社區環境的潔淨與美觀。

分會輔導法師宗謙法師及知屏法師表示,佛教提倡慈悲護生,珍惜自然,此次清潔活動不僅有助於改善環境,更能淨化心靈,充分體現佛光人「以慈善福利社會」的精神。法師並強調,環保應從日常小事做起,每個人皆能以自身行動持續貢獻力量。

這項活動也促進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民眾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社區凝聚力。市政府官員特別感謝佛光山義工的長期支持,肯定其對環保事業的貢獻,並讚揚佛光山在列治文社區樹立了典範。
佛光會致力於推動星雲大師所提倡的「環保與心保」理念,每年於世界地球日,以具體行動實踐社區共生共榮的理想,為建設人間淨土而努力。

Picture
市府人員感謝佛光會多年來的參與

​佛光童軍挑戰夜行  跨越黑夜學習成長


溫哥華33旅佛光童軍15名隊員於2025年4月5日晚至6日清晨,參與了由Scouts Canada主辦,在Pacific Spirit Park舉行的年度NiteHike夜行活動。此次活動吸引來自大溫哥華地區逾800位童軍及女童軍參與,展現童軍運動的凝聚力與活力。

活動全程以徒步方式進行,參與者需沿指定路線完成20個結合知識與技能的挑戰關卡。內容涵蓋氣候變遷問答、彈弓射擊、裝備選擇、攀牆體能訓練,以及歌唱、短劇表演與創意隊呼等,全面考驗童軍的專注力、判斷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33旅共有9位幼童軍與童子軍參與挑戰,實地學習地圖導航、活動規劃與跨隊互動。另有3位行義童軍參與其中一站的設計與管理,透過投球入杯遊戲訓練參與者的手眼協調,並實踐領導與組織能力。

透過夜間行走與關卡挑戰,童軍們學習在面對黑暗與不確定時仍保持勇氣與行動力,完成了一段既具教育意義又充滿樂趣的探索旅程。

Picture
佛光童軍旅隊NiteHike合照。

溫哥華佛光童軍25周年慶  初心不改童軍精神永傳承


溫哥華33旅列治文佛光童軍於4月13日下午,在列治文社區中心隆重舉行成立25周年慶典。太平洋海岸理事會團體關係經理Alex Hadden、童軍成員、領袖、歷屆校友及社區友鄰旅隊代表共65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旅長關任豪(Harrison Kwan)在致詞中回顧了團隊於2000年在溫哥華佛光山大雄寶殿創立的初心,並强調童軍如今已成為社區的中堅力量。他特別向歷任領袖致敬,稱其爲「導師、先鋒與靈感的源泉」,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成就一代代童軍品格的塑造與技能的傳承。隨後,慶典為傑出領袖頒發獎項,表彰其堅守童軍精神、服務社會的卓越貢獻。

活動特別設計「時光錦囊」環節。每位參與者親手寫下珍貴回憶,附上即影即有照片封存於個人錦囊中,相約10年後的35周年慶典時開啓,重溫今日情誼。衆人享用英式茶點之際,分享童軍生涯的成長故事,在溫馨氛圍中交流經驗與感悟。

展望未來,旅隊呼籲新一代成員肩負傳承使命,將童軍培養的領導力、責任感與終身友誼融入人生每一階段。期待10年後再聚首,延續第33旅列治文佛光童軍的榮耀篇章,讓不忘初心的精神生生不息。

Picture
33旅佛光童軍合照。

讀書會種子萌芽  溫哥華培訓新血


疫情後首場「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於4月13日在溫哥華佛光山舉行,共有30位愛書人齊聚一堂,展開一場從理念到實務的學習旅程。此次活動由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主辦,為推廣主題式學習與閱讀交流播下堅實的種子。

課程首堂由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從「認識人間佛教」到「讀書會帶領人必須具備的精神與態度」,為大家建立正確的觀念。強調人間佛教是以人為本的生活化佛法,應走出廟堂、關懷大眾。不僅如此,人間佛教還應適應時代,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以現代方式詮釋、傳播佛法。並鼓勵信眾透過讀書會實踐人間佛教、提升人格。

在「讀書會帶領人的角色與態度」單元中,覺初法師指出,讀書會帶領人要學習如何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強調不是演講者、說教者、評論者,而是引導發言、溝通、鼓勵與傾聽者,並須具備尊重、包容、感恩與服務的態度。也提醒帶領人要注意聲音語調、肢體語言與事前準備,營造自在分享的互動氛圍。

隨後的單元進行角色扮演與分組討論,透過〈跨越〉、〈向自己宣戰〉、〈一句話〉三篇文章演練「聞、思、修、證」的學習法,引導學員從閱讀中體會佛法智慧並應用於生活。各組學員將討論成果上台分享,展現豐富思辨與實踐力。

在最後的Q&A環節中,覺初法師針對學員提出的實務問題,包括成員流失、融入困難與討論冷場等,一一提供具體建議與應對策略,協助帶領人更有信心面對挑戰。

經過三小時的深入交流與實作,學員紛紛表達願意投入推動佛法讀書風氣,當場即有四位學員發心成立「賞花讀書會」、「咖啡讀書會」、「三好讀書會」與「粉彩讀書會」,展現佛法生活化的無限創意。這場培訓不僅讓參與者掌握讀書會帶領技巧,更點燃推動人間佛教的熱忱,為大溫社區營造書香社會,注入嶄新活力與希望。

Picture
覺初法師講授人間佛教的理念。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 佛光新聞
  • 悠遊法海
  • 禪味廚房
  • 活動預告
  • 訂閱/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