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佛光人在參天林木中展開「幸福手作戶外禪」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方廣及列治文第二分會6月30日於Surrey Crescent Park舉行「幸福手作戶外禪」活動,邀請覺初法師帶領動中禪,及台灣樂齡學習專業講師劉秀蘭老師教導大家作麻繩創意DIY,約有30位會員共享這夏日的戶外活動。
覺初法師以天台「六氣治病」健身法,帶領大家在偌大的草坪上,通過六個不同的嘴型與動作,以「呬、呵、呼、噓、吹、嘻」的氣音,帶動相對應的五臟六腑,將體內的濁氣慢慢吐出來。再面對松樹做深呼吸,與大自然相互循環,互相交流,重啟身心能量,起到鬆身與調心的功效。會員們皆感受益良多,簡單好學,是為日常的運動之一。
其後劉秀蘭老師示範以簡單的麻繩纏繞小玻璃瓶,讓它搖身一變成為頗有藝術價值的手工藝品。劉老師表示,這堂課不僅僅是教大家做麻繩創意DIY,主要目的是透過此次手作課,讓大家發現身邊有許多不起眼的材料或廢物,都可以發揮創意,使其變廢為寶,不但增添生活樂趣、家庭裝飾,還可激發本有的創意潛能,提升自信心與自我價值。
會員們置身林木參天的森林中,享受難得的好天氣,邊作手工,邊話家常,一解兩年疫情來的緊張生活。首次參與活動的11歲小朋友畢重玉對手工創意充滿興趣,她說麻繩是她首次接觸的創作材料,有了這次學習經驗,她會嘗試更多的麻繩作品。
覺初法師以天台「六氣治病」健身法,帶領大家在偌大的草坪上,通過六個不同的嘴型與動作,以「呬、呵、呼、噓、吹、嘻」的氣音,帶動相對應的五臟六腑,將體內的濁氣慢慢吐出來。再面對松樹做深呼吸,與大自然相互循環,互相交流,重啟身心能量,起到鬆身與調心的功效。會員們皆感受益良多,簡單好學,是為日常的運動之一。
其後劉秀蘭老師示範以簡單的麻繩纏繞小玻璃瓶,讓它搖身一變成為頗有藝術價值的手工藝品。劉老師表示,這堂課不僅僅是教大家做麻繩創意DIY,主要目的是透過此次手作課,讓大家發現身邊有許多不起眼的材料或廢物,都可以發揮創意,使其變廢為寶,不但增添生活樂趣、家庭裝飾,還可激發本有的創意潛能,提升自信心與自我價值。
會員們置身林木參天的森林中,享受難得的好天氣,邊作手工,邊話家常,一解兩年疫情來的緊張生活。首次參與活動的11歲小朋友畢重玉對手工創意充滿興趣,她說麻繩是她首次接觸的創作材料,有了這次學習經驗,她會嘗試更多的麻繩作品。
善童學苑春季班歡喜結業
溫哥華佛光山善童學苑於6月26日圓滿春季班的課程,並舉行結業典禮。課程中由小老師帶領誦念《悉發菩提心》和靜坐,Michael 老師,教導學習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及誦念六字大明咒。
住持覺初法師分享了一個人間社刊載的「吃素的獅子」故事:美國有一頭食素的獅子,不吃肉,只喜歡吃穀物、蔬菜;也不會欺負其他小動物,甚至可以和其他小動物和諧地玩耍在一起。從這個故事裡,可以聯想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在《普門品》中,提到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說法」的救度眾生,這頭小獅子也如同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一樣,勉勵小朋友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對人彼此尊重,行三好外,也要好好保護,珍惜我們生活的地球。
典禮中頒贈感謝狀給老師及表揚獲得全勤獎及三好獎的小菩薩。本學期為了鼓勵小菩薩積極參與特別增設「三好集點卡」,只要累積點數達標,就可以得到驚喜禮物,覺初法師特別贈送小積木萬年曆以資鼓勵。
最後播放上週父親節,小朋友們手繪的感恩卡,並將其集成了一朵花,希望大家攜手同圓,將這份感謝及歡喜一直延續下去。
住持覺初法師分享了一個人間社刊載的「吃素的獅子」故事:美國有一頭食素的獅子,不吃肉,只喜歡吃穀物、蔬菜;也不會欺負其他小動物,甚至可以和其他小動物和諧地玩耍在一起。從這個故事裡,可以聯想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在《普門品》中,提到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說法」的救度眾生,這頭小獅子也如同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一樣,勉勵小朋友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對人彼此尊重,行三好外,也要好好保護,珍惜我們生活的地球。
典禮中頒贈感謝狀給老師及表揚獲得全勤獎及三好獎的小菩薩。本學期為了鼓勵小菩薩積極參與特別增設「三好集點卡」,只要累積點數達標,就可以得到驚喜禮物,覺初法師特別贈送小積木萬年曆以資鼓勵。
最後播放上週父親節,小朋友們手繪的感恩卡,並將其集成了一朵花,希望大家攜手同圓,將這份感謝及歡喜一直延續下去。
佛光童軍家庭日大露營 迎新海狸及小狼隊入伍
温哥華佛光33旅童軍於6月24至26日於Sun shine Coast Camp Byng舉行為期三天「2022年度家庭日大露營」(Year End Family Camp) 。童軍領袖帶領15名5至9 歲的海狸隊及小狼隊,編排適合這年齡的各種戶外、户內活動,藉由趣味且有啟發性的童軍活動讓這些新加入的小隊伍容易投入童軍大家庭。連同家長共45人出席童軍升旗及領袖接受嘉獎狀儀式。
戶外一系列活動包括自己做彈射器、射擊等手眼協調訓練。海灘遠足讓團隊走入樹林山徑,臨走海灘接近大自然。由領袖指導小狼隊學習自己烹飪簡單菜單煮食。還安排幾分鐘的童軍崇拜會 (Scouts Own) 讓童軍靜思、反省。室內活動有二人一組自製冰淇淋,把裝有鮮奶和冰的袋子互相抛擲後,約30分鐘就可以享用香滑的雪糕,及電影分享。
小隊也學習自我照顧,包含個人衞生和協助清理場地。海狸隊及小狼隊在家長陪同下上了一課三好工作坊,表達了自己心中的問題。其中一位小狼隊說:我知道要整理好自己房間,可是我要玩沒有時間呀!當時便邀請他們參加9月將舉行的「三好其實很簡單」活動來加深對三好的了解和實踐方法。
童軍領袖於活動後表示3年疫情後的實體戶外活動整體來說順暢。活動組、後勤支援組和餐飲組3大組別發揮分工合作的團隊精神,創造安全、開放、輕鬆的環境,讓小團隊可以開心愉快地學習。大露營在莊嚴的下旗禮中圓滿結束。
戶外一系列活動包括自己做彈射器、射擊等手眼協調訓練。海灘遠足讓團隊走入樹林山徑,臨走海灘接近大自然。由領袖指導小狼隊學習自己烹飪簡單菜單煮食。還安排幾分鐘的童軍崇拜會 (Scouts Own) 讓童軍靜思、反省。室內活動有二人一組自製冰淇淋,把裝有鮮奶和冰的袋子互相抛擲後,約30分鐘就可以享用香滑的雪糕,及電影分享。
小隊也學習自我照顧,包含個人衞生和協助清理場地。海狸隊及小狼隊在家長陪同下上了一課三好工作坊,表達了自己心中的問題。其中一位小狼隊說:我知道要整理好自己房間,可是我要玩沒有時間呀!當時便邀請他們參加9月將舉行的「三好其實很簡單」活動來加深對三好的了解和實踐方法。
童軍領袖於活動後表示3年疫情後的實體戶外活動整體來說順暢。活動組、後勤支援組和餐飲組3大組別發揮分工合作的團隊精神,創造安全、開放、輕鬆的環境,讓小團隊可以開心愉快地學習。大露營在莊嚴的下旗禮中圓滿結束。
溫哥華佛光山及佛光會,捐助列治文醫院籌建急症護理大樓善款
溫哥華佛光山及佛光會,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共同再次捐助列治文醫院籌建急症護理大樓善款共加幣一萬元,假溫哥華道場舉行捐贈儀式。
列治文醫院基金會代表活動總監過智益,表示感謝溫哥華佛光山及佛光會,從2020去年開始為響應列治文醫院基金會,籌建全新急症護理大樓,今年第三次的捐贈善款。
住持覺初法師表示,現在政府對新冠疫情的限制已解除,道場也訂於八月中旬全面對外開放,以便信眾前來禮佛,這要感謝列治文醫院及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的辛苦付出,希望為社會大眾的健康共同繼續努力!
列治文醫院基金會代表活動總監過智益,表示感謝溫哥華佛光山及佛光會,從2020去年開始為響應列治文醫院基金會,籌建全新急症護理大樓,今年第三次的捐贈善款。
住持覺初法師表示,現在政府對新冠疫情的限制已解除,道場也訂於八月中旬全面對外開放,以便信眾前來禮佛,這要感謝列治文醫院及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的辛苦付出,希望為社會大眾的健康共同繼續努力!
佛光人溫馨齊慶父親節
為響應2022 VegRun 全球復蔬公益路跑,溫哥華協會於6月18日早上在King George Park 舉行美西同步路跑,國際佛光會列治文第一分會與金剛分會帶著興奮愉悅的心情與大家同步起跑,隨後攜手合辦「父親節溫馨郊遊樂」,共50位佛光人參加。
活動開始首先由列一分會輔導法師妙新法師帶領大家作氣功太極十八式,舒展筋骨後再沿著公園小徑慢步跑3公里,用行動支持VegRun。
會員爸爸及金剛師兄們為家庭奮鬥一生、為道場付出努力,分會特備手工製作標緻的領帶送給他們,由同修給他們戴上,倍覺溫馨。三段遊戲環節:快樂傳真、一元幾分、傳球共享,各會員非常落力參與,遊戲期間為隊友打氣的笑聲不絕;皆大歡喜的抽獎,人人有份滿載而歸。最後在合唱「十修歌」及「我的家鄉在佛光山」歡樂歌聲中圓滿今次聚會。
會長陳寶珊表示:活動中體驗佛光人的四給五和、及團體分工合作的精神,這正是人間佛教的宗旨。
活動開始首先由列一分會輔導法師妙新法師帶領大家作氣功太極十八式,舒展筋骨後再沿著公園小徑慢步跑3公里,用行動支持VegRun。
會員爸爸及金剛師兄們為家庭奮鬥一生、為道場付出努力,分會特備手工製作標緻的領帶送給他們,由同修給他們戴上,倍覺溫馨。三段遊戲環節:快樂傳真、一元幾分、傳球共享,各會員非常落力參與,遊戲期間為隊友打氣的笑聲不絕;皆大歡喜的抽獎,人人有份滿載而歸。最後在合唱「十修歌」及「我的家鄉在佛光山」歡樂歌聲中圓滿今次聚會。
會長陳寶珊表示:活動中體驗佛光人的四給五和、及團體分工合作的精神,這正是人間佛教的宗旨。
溫哥華「您跑步 我種樹」 VEGRUN熱鬧開跑
溫哥華VEGRUN配合北美地區接力,於6月18日早上9:30正式開跑,住持覺初法師率領佛光人及社會大眾,兵分兩路,分別在道場所在地列治文市的英王喬治公園(King George Park)及溫哥華風景名勝區史坦利公園(Stanley Park),進行起跑儀式。本次活動特提供Youtube及臉書現場即時轉播,透過視訊引起更多關注及參與公益路跑活動。當日共計100人在微雨天氣下出席開跑活動。
法師致詞表示,這次VegRun活動特色在全球五大洲一棒一棒的接力跑步,很高興所有參加起跑者能共同創下這歷史的一刻。哥華今年的Vegrun活動與植樹結合「您跑步 我種樹」,為鼓勵大眾參加公益路跑,累計每跑10公里,協會捐出一棵樹經由Tree Canada安排於今年9月的National Tree Day,在 Terra Nova Rural Park種樹,以作為推動地球綠化,平衡生態環境,邁向淨零碳排的全球目標。
本次參加路跑者,除了各分會成員外,最年長 78歲到最小3歲,其中「微慢隊」獨特跑法、佛光家庭組成員、遠道從香港來的謝栢濤合家一行8 人,以及佛光青年與善童學苑啦啦隊員,特別引起注意。大眾為推廣蔬食及宣揚環保意識而跑,齊心跑出共識,達到減緩地球暖化的最終目的。
法師致詞表示,這次VegRun活動特色在全球五大洲一棒一棒的接力跑步,很高興所有參加起跑者能共同創下這歷史的一刻。哥華今年的Vegrun活動與植樹結合「您跑步 我種樹」,為鼓勵大眾參加公益路跑,累計每跑10公里,協會捐出一棵樹經由Tree Canada安排於今年9月的National Tree Day,在 Terra Nova Rural Park種樹,以作為推動地球綠化,平衡生態環境,邁向淨零碳排的全球目標。
本次參加路跑者,除了各分會成員外,最年長 78歲到最小3歲,其中「微慢隊」獨特跑法、佛光家庭組成員、遠道從香港來的謝栢濤合家一行8 人,以及佛光青年與善童學苑啦啦隊員,特別引起注意。大眾為推廣蔬食及宣揚環保意識而跑,齊心跑出共識,達到減緩地球暖化的最終目的。
春季班課程結業 學員精彩分享學習心得
溫哥華佛光山社教課程於6月12日下午舉行了線上結業典禮,禮請5位法師及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會長吳家遜和督導們參加,與會者共38人。
住持覺初法師致詞表示,感謝這幾年的疫情因緣,讓大家更有時間更方便能在線上學習佛法。三年的疫情中通過學習,檢視自己是否長養慈悲、智慧、心量和菩提心。並藉以星雲大師的法語「懂得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就有辦法隨緣任運自在,能夠以佛法的觀點看待一切就有辦法處理多變人生」,勉勵大家堅信「有佛法,就有辦法」,並落實在生活中,將「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每天超越自己。
典禮中播放了春季班上課的精彩瞬間,並介紹秋季將新增的課程,包括禪修班、合唱團等。在學員心得分享中,王景偉表示通過這幾年不斷薰習,學到大眾第一,丟掉人我分別、計較和執著;內心去掉了塵垢,更加發心要服務大眾。
周孝真則分享,雖年過七十,但自己堅持精進參與佛學班。表示人生不可能一直順境,學習佛法就是要在逆境中怎樣重新站起來,學佛就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
新學員彭月珠今年剛剛在溫哥華佛光山受五戒,他表示,之前參加法會唱誦梵唄心感歡喜,但對於佛學義理不解其意。現在有因緣參與線上佛學班,除了感謝更加珍惜,以後會更加努力多多聽聞薰習。
住持覺初法師致詞表示,感謝這幾年的疫情因緣,讓大家更有時間更方便能在線上學習佛法。三年的疫情中通過學習,檢視自己是否長養慈悲、智慧、心量和菩提心。並藉以星雲大師的法語「懂得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就有辦法隨緣任運自在,能夠以佛法的觀點看待一切就有辦法處理多變人生」,勉勵大家堅信「有佛法,就有辦法」,並落實在生活中,將「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每天超越自己。
典禮中播放了春季班上課的精彩瞬間,並介紹秋季將新增的課程,包括禪修班、合唱團等。在學員心得分享中,王景偉表示通過這幾年不斷薰習,學到大眾第一,丟掉人我分別、計較和執著;內心去掉了塵垢,更加發心要服務大眾。
周孝真則分享,雖年過七十,但自己堅持精進參與佛學班。表示人生不可能一直順境,學習佛法就是要在逆境中怎樣重新站起來,學佛就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
新學員彭月珠今年剛剛在溫哥華佛光山受五戒,他表示,之前參加法會唱誦梵唄心感歡喜,但對於佛學義理不解其意。現在有因緣參與線上佛學班,除了感謝更加珍惜,以後會更加努力多多聽聞薰習。
溫哥華女皇公園健行 響應全球復蔬公益路跑
為了響應「2022全球復蔬公益路跑VEGRUN‧你跑步,我種樹」活動,國佛光會溫哥華協會和諧分會輔導法師覺初法師與12位會員,於6月6日前往伊莉莎白女皇公園健行,也讓許久未能相約見面的會員有機會到戶外踏青。
活動由王景雲領隊,帶領大家到許多讓人驚艷的秘境。公園裡除了有美麗的賞花景點,攝影愛好者捕捉各種鳥類的地方,周圍更有很多適合親子活動的運動場。活動最後由覺初法師帶領大家加行天台「六氣治病法」健身。通過簡單的「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的氣音,唇齒喉舌的不同用力,以觀想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大家均表示做完後神清氣爽,身心受益良多。
此活動不但讓大眾透過路跑達到了健身的目的,也讓大家了解蔬食及環保的重要。溫哥華協會將從大眾路跑的公里數來決定捐贈樹苗植樹的數量,以推動社區綠化,平衡生態環境,邁向零碳排的全球目標。
活動由王景雲領隊,帶領大家到許多讓人驚艷的秘境。公園裡除了有美麗的賞花景點,攝影愛好者捕捉各種鳥類的地方,周圍更有很多適合親子活動的運動場。活動最後由覺初法師帶領大家加行天台「六氣治病法」健身。通過簡單的「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的氣音,唇齒喉舌的不同用力,以觀想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大家均表示做完後神清氣爽,身心受益良多。
此活動不但讓大眾透過路跑達到了健身的目的,也讓大家了解蔬食及環保的重要。溫哥華協會將從大眾路跑的公里數來決定捐贈樹苗植樹的數量,以推動社區綠化,平衡生態環境,邁向零碳排的全球目標。
「世界環境日」環保不落人後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列治文第二分會於6月5日「世界環境日」,配合市政府規劃區域,一行25人在林綿容會長率領下,沿著Shell Road Trail,進行七公里的垃圾清理行動,鼓勵全球居民提高環保意識和採取環保行動的主要力量。
林會長表示,居住環境的整潔是靠大眾一起來維護,公德心的養成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本次活動鼓勵父母帶孩子一同參與,就是透過行動種下善的種子。我們應掃除「自掃門前雪」的自我觀念,走向「服務大眾」更寬廣的世界,體現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和合精神。
參與者韓邦渝師姐首次全家總動員户外踏青,更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教育,讓孩子從小養成願意付出,對未來人格發展具有正面的義意。
楊昇禮師兄表示,自己很愛服務他人,將身心交付給佛光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只要跟著常住的步伐,一步一脚印,自然會建立起福慧雙全的快樂人生。
活動結束前,幹部協助會員們進行六月份「VEGRUN」、八月份「全球佛學會考」及十月「世界理事會」的線上報名。鼓勵大家透過各項活動,隨眾而行,隨行安住,自利利他,進而培養歡喜服務的菩薩性格
林會長表示,居住環境的整潔是靠大眾一起來維護,公德心的養成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本次活動鼓勵父母帶孩子一同參與,就是透過行動種下善的種子。我們應掃除「自掃門前雪」的自我觀念,走向「服務大眾」更寬廣的世界,體現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和合精神。
參與者韓邦渝師姐首次全家總動員户外踏青,更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教育,讓孩子從小養成願意付出,對未來人格發展具有正面的義意。
楊昇禮師兄表示,自己很愛服務他人,將身心交付給佛光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只要跟著常住的步伐,一步一脚印,自然會建立起福慧雙全的快樂人生。
活動結束前,幹部協助會員們進行六月份「VEGRUN」、八月份「全球佛學會考」及十月「世界理事會」的線上報名。鼓勵大家透過各項活動,隨眾而行,隨行安住,自利利他,進而培養歡喜服務的菩薩性格
佛光人捐善款 助醫院添醫療設備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兩年多來,除了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也對各地的醫療服務系統造成莫大的衝擊與負擔。本拿比醫院於1952年開始為本拿比市的居民提供醫療服務,至今已經70年了。
自2020年起,本拿比醫院基金會開始籌募經費興建新的手術醫療大樓及添購新的醫療設備,為本拿比的市民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在得知此一募款的消息後,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本拿比分會的佛光人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在5月16日發起了「為本拿比醫院的未來」籌款活動,貢獻一點心意。在短短兩週的時間內,便募集了加幣3100元的善款,並與基金會的人員取得聯繫,由本拿比分會會長鍾淑惠、副會長王景偉,及財務范姜淑貞師姐,於6月3日在本拿比醫院進行簡單的捐贈儀式。
自2020年起,本拿比醫院基金會開始籌募經費興建新的手術醫療大樓及添購新的醫療設備,為本拿比的市民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在得知此一募款的消息後,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本拿比分會的佛光人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在5月16日發起了「為本拿比醫院的未來」籌款活動,貢獻一點心意。在短短兩週的時間內,便募集了加幣3100元的善款,並與基金會的人員取得聯繫,由本拿比分會會長鍾淑惠、副會長王景偉,及財務范姜淑貞師姐,於6月3日在本拿比醫院進行簡單的捐贈儀式。
闊別兩年 佛光人相逢踏青五月天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淨華分會與列治文第三分會5月23日聯合舉辦「相逢踏青五月天」郊遊聯誼活動,有28個家庭近70位會員及親友參加。分會輔導法師妙偉法師、宗謙法師、有因法師,溫哥華協會副會長史庭如、督導委員會督導長漣漪也出席了這項活動。
疫情期間的實體活動格外注意防疫安全,因此分會特別精心挑選了一個遼闊空曠的海邊公園Boundary Bay Regional Park,並要求會員們自備午餐、飲品,且自行駕車前往。活動的目的是讓兩年不見的會員們有個問候彼此的機會,給人歡喜與希望。
當天陽光和煦,會員們在海邊健步,品味闊別兩年多的野餐,並在遊戲中融化緊張、拘謹的心。兩個分會甚至以揚州小調、黃梅調等四種曲調來演繹「十修歌」,進行一場大PK,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輔導法師妙偉法師結語,兩年多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不變的是我們修行的初心。今天的活動是一次非常好的嘗試,來了很多佛光家庭,甚至祖孫三代。人間佛教重視家庭,生活美滿,家庭幸福是我們的目標。
疫情期間的實體活動格外注意防疫安全,因此分會特別精心挑選了一個遼闊空曠的海邊公園Boundary Bay Regional Park,並要求會員們自備午餐、飲品,且自行駕車前往。活動的目的是讓兩年不見的會員們有個問候彼此的機會,給人歡喜與希望。
當天陽光和煦,會員們在海邊健步,品味闊別兩年多的野餐,並在遊戲中融化緊張、拘謹的心。兩個分會甚至以揚州小調、黃梅調等四種曲調來演繹「十修歌」,進行一場大PK,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輔導法師妙偉法師結語,兩年多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不變的是我們修行的初心。今天的活動是一次非常好的嘗試,來了很多佛光家庭,甚至祖孫三代。人間佛教重視家庭,生活美滿,家庭幸福是我們的目標。
佛光山開山56周年慶 溫哥華逾百人同步跟著大師抄經
為慶祝佛光山開山56周年,全球佛光人在5月16日同步抄經修持。溫哥華佛光山配合北美洲所有道場,於當日下午四時開始,住持覺初法師帶領5位法師與14位義工,以及線上來自國際佛光會各分會的120位會員,同步跟著星雲大師抄寫《心經》,氣氛寧靜莊嚴。
為使整個抄經的過程宛如在大殿中舉行,佛光山西來寺特別製作了一支影片,從大師開示到《心經》的念誦,莊嚴的法音令眾收攝身心;接著便在長達45分鐘的古琴聲中抄寫心經,在誦讀大師〈為抄經聞法者祈願文〉中圓滿,回向抄經功德。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透過影片開示,心經的精隨是般若空性的智慧,世間上的人很容易執著「有」,所以不想失去,因而產生內心的執著;然而學佛的人也很容易執著「空」,變成否定一切。不論執著空或有,都不正確,應去除兩邊講究中道,正如心經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樣在生活中才能自在。
列治文第一分會佛光人李寶玉表示,在舒緩的音樂中慢慢的抄經,心中異常的平靜,很感恩和喜悅和世界各地的佛光人一起和星雲大師一起抄經,也藉此提醒自己要努力思維心經,並應用在日常生活裡。
高貴林分會督導黃美珍說,透過網路影片一樣可以聆聽到星雲大師的開示,抄經當下如同把經文中的每一個字深深烙印在心田中,更能得到佛陀的真實法義,增長智慧,是很殊勝的修持方法。
為使整個抄經的過程宛如在大殿中舉行,佛光山西來寺特別製作了一支影片,從大師開示到《心經》的念誦,莊嚴的法音令眾收攝身心;接著便在長達45分鐘的古琴聲中抄寫心經,在誦讀大師〈為抄經聞法者祈願文〉中圓滿,回向抄經功德。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透過影片開示,心經的精隨是般若空性的智慧,世間上的人很容易執著「有」,所以不想失去,因而產生內心的執著;然而學佛的人也很容易執著「空」,變成否定一切。不論執著空或有,都不正確,應去除兩邊講究中道,正如心經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樣在生活中才能自在。
列治文第一分會佛光人李寶玉表示,在舒緩的音樂中慢慢的抄經,心中異常的平靜,很感恩和喜悅和世界各地的佛光人一起和星雲大師一起抄經,也藉此提醒自己要努力思維心經,並應用在日常生活裡。
高貴林分會督導黃美珍說,透過網路影片一樣可以聆聽到星雲大師的開示,抄經當下如同把經文中的每一個字深深烙印在心田中,更能得到佛陀的真實法義,增長智慧,是很殊勝的修持方法。
溫哥華「佛光30–家庭日」 疫情後首個大型實體活動
為慶祝佛光會成立三十周年,溫哥華佛光山與佛光會於5月14日假列治文 Cambie 社區中心舉行「佛光30–家庭日」活動,這是自2020年疫情開始至今首次大型實體活動,讓久違不見的佛光人相聚一堂,歡度周末。列治文市長馬保定特別親臨現場,頒定當日為「佛光日」。計有300多位佛光人與家屬參與。
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首先感謝列治文市政府對此次活動的重視。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30周年與佛光山總本山開山56周年的今天,大家遠離怖畏,首次走到戶外來放鬆身心,與大眾相會。祈求佛陀加被疫情早日止息,社會祥和歡喜,大家健康吉祥!
列治文市長馬保定(Malcolm Brodie)表示,很榮幸受邀今天的活動,佛光山每年五月的園遊會已行之多年,因疫情關係,停辦了兩年,今年能再度和大家相遇,真的很高興。為了感謝佛光山對社區的貢獻與積極的國際救災行動,市政府宣布5月14日為「佛光日」(Buddha’s Light Day)。
除了列治文市長馬保定外,還有三位市議員同臨現場,分別為區澤光(Chak Au)、賀博斯(Andy Hobbs)、盧仙泳(Alexa Loo)。他們對佛光山都不陌生,相隔兩年疫情又再次與佛光人相見,皆表歡喜。
溫哥華協會會長吳家遜則表示,佛光會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如今在100多個國家都有佛光會,影響無數的人。這些都要感謝佛光人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上的積極投入,並在各地種植了善種子。希望大家藉由今日的因緣重新與久別重逢的同參道友重新連結,並與家人同歡。
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首先感謝列治文市政府對此次活動的重視。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30周年與佛光山總本山開山56周年的今天,大家遠離怖畏,首次走到戶外來放鬆身心,與大眾相會。祈求佛陀加被疫情早日止息,社會祥和歡喜,大家健康吉祥!
列治文市長馬保定(Malcolm Brodie)表示,很榮幸受邀今天的活動,佛光山每年五月的園遊會已行之多年,因疫情關係,停辦了兩年,今年能再度和大家相遇,真的很高興。為了感謝佛光山對社區的貢獻與積極的國際救災行動,市政府宣布5月14日為「佛光日」(Buddha’s Light Day)。
除了列治文市長馬保定外,還有三位市議員同臨現場,分別為區澤光(Chak Au)、賀博斯(Andy Hobbs)、盧仙泳(Alexa Loo)。他們對佛光山都不陌生,相隔兩年疫情又再次與佛光人相見,皆表歡喜。
溫哥華協會會長吳家遜則表示,佛光會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如今在100多個國家都有佛光會,影響無數的人。這些都要感謝佛光人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上的積極投入,並在各地種植了善種子。希望大家藉由今日的因緣重新與久別重逢的同參道友重新連結,並與家人同歡。
繪畫見佛陀歡喜滿人間 溫哥華慶佛誕「佛卡設計」比賽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舉辦「慶祝佛陀聖誕佛卡設計比賽」,由和諧分會及傳燈分會承辦此活動。來自加、美、港、台等地的佛光會員及社會人士的作品共有39件參賽。件件作品將佛子對佛陀的緬懷之情,穿越時空,透過畫筆揮灑出佛光色彩。
此次比賽,禮請到《普門雜誌》主編暨佛光山達拉斯講堂住持滿光法師,及曾留日多年,彩繪畫作純真具生命力的道璞法師,以及著名插畫家丁丁老師,為比賽評審掌舵。
比賽分三個組別:兒童組(5~11歲)、青少年組(12~17歲)及成人組(18歲以上)。製卡方式可手繪或電腦繪製,評審依據其創作構圖(40%)、切合主題(40%)及色彩運用(20%)等方面進行評選,選出冠、亞、季軍及優異獎等作品,並贈予獎金、獎狀證書與精美紀念品,以茲鼓勵。
每個組別競爭激烈,參賽者運用各式繪畫手法如:水彩、色筆、素描、剪貼及禪繞畫等,表達心中的佛陀。主辦單位期望透過藝術創作,推廣人間佛教,並啟發人人心中的佛心悲願。
佛卡設計比賽的頒獎典禮將於5月14日在慶祝「佛光30 ⠂家庭日」活動中舉行並展出與賽者作品。
此次比賽獲獎者名單--
兒童組: 青少年組:
冠軍—黃靖雯(作品:佛卡) 冠軍—原韻怡(作品:陽光普照)
亞軍—Kayden Tse (作品:佛誕吉祥) 亞軍—Chloe Tse (作品:六時吉祥)
季軍—Eurice Chen (作品:Buddha birthday card) 季軍—Chloe Sia (作品:Happy Birthday Buddha!)
優異獎— Charlotte Bi(七步生蓮) 優異獎—Joshua Lin (佛陀本願)
Skylah Chen(佛陀我愛你)
成人組:
冠軍—黃美珍(作品:佛陀降誕人間,佛光普照十方)、
亞軍—趙燕如(作品:人間彩紅)
季軍—原韻詩(作品:歡喜自在)
優異獎— Kiwon Kim(悉達多太子接受牧羊女供養乳糜)、Kelly Lwu(佛光普照宇宙)
此次比賽,禮請到《普門雜誌》主編暨佛光山達拉斯講堂住持滿光法師,及曾留日多年,彩繪畫作純真具生命力的道璞法師,以及著名插畫家丁丁老師,為比賽評審掌舵。
比賽分三個組別:兒童組(5~11歲)、青少年組(12~17歲)及成人組(18歲以上)。製卡方式可手繪或電腦繪製,評審依據其創作構圖(40%)、切合主題(40%)及色彩運用(20%)等方面進行評選,選出冠、亞、季軍及優異獎等作品,並贈予獎金、獎狀證書與精美紀念品,以茲鼓勵。
每個組別競爭激烈,參賽者運用各式繪畫手法如:水彩、色筆、素描、剪貼及禪繞畫等,表達心中的佛陀。主辦單位期望透過藝術創作,推廣人間佛教,並啟發人人心中的佛心悲願。
佛卡設計比賽的頒獎典禮將於5月14日在慶祝「佛光30 ⠂家庭日」活動中舉行並展出與賽者作品。
此次比賽獲獎者名單--
兒童組: 青少年組:
冠軍—黃靖雯(作品:佛卡) 冠軍—原韻怡(作品:陽光普照)
亞軍—Kayden Tse (作品:佛誕吉祥) 亞軍—Chloe Tse (作品:六時吉祥)
季軍—Eurice Chen (作品:Buddha birthday card) 季軍—Chloe Sia (作品:Happy Birthday Buddha!)
優異獎— Charlotte Bi(七步生蓮) 優異獎—Joshua Lin (佛陀本願)
Skylah Chen(佛陀我愛你)
成人組:
冠軍—黃美珍(作品:佛陀降誕人間,佛光普照十方)、
亞軍—趙燕如(作品:人間彩紅)
季軍—原韻詩(作品:歡喜自在)
優異獎— Kiwon Kim(悉達多太子接受牧羊女供養乳糜)、Kelly Lwu(佛光普照宇宙)
當佛誕節遇上母親節 佛光人佳節送關懷
今年適逢佛誕節及母親節同一天,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列治文第一分會特別於這一天,為會員送上關懷與祝福,同賀佳節。20位委員及關懷組組長,於5月8日親自送上包裝精美的壽桃及康乃馨予會員,共派發了100套結緣品。
為籌備此次活動,委員及小組組長利用幾個周末,手工剪製精心設計的佛誕母親卡,由陳寶珊會長親筆寫上會員的名字。住在偏遠的會員,分會郵寄賀卡給他們。而為了方便不出門及不擅長使用網路的年長會員,委員則特別指導他們在手機上「雲端浴佛」,透過科技傳達心願給諸佛菩薩,也讓願心隨著〈浴佛偈〉音聲中,普傳四方,祈願家人身心康泰,世界和平。
除了慶賀佛誕節,分會還發送了100枝康乃馨給每一位師姐會員,以表達對母親恩惠與辛勞的感激之情。分會秉持佛光山「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的理念,集合眾緣力量,從道情中彼此關懷與照顧。
為籌備此次活動,委員及小組組長利用幾個周末,手工剪製精心設計的佛誕母親卡,由陳寶珊會長親筆寫上會員的名字。住在偏遠的會員,分會郵寄賀卡給他們。而為了方便不出門及不擅長使用網路的年長會員,委員則特別指導他們在手機上「雲端浴佛」,透過科技傳達心願給諸佛菩薩,也讓願心隨著〈浴佛偈〉音聲中,普傳四方,祈願家人身心康泰,世界和平。
除了慶賀佛誕節,分會還發送了100枝康乃馨給每一位師姐會員,以表達對母親恩惠與辛勞的感激之情。分會秉持佛光山「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的理念,集合眾緣力量,從道情中彼此關懷與照顧。
〔2022年甘露灌頂三皈五戒〕溫哥華佛光山佛子 滋養法身慧命
皈依三寶是信佛、學佛的基礎,而受持五戒,奉行十善,則是一切戒的根本。5月8日,適逢佛誕節與母親節同一天,佛光山寺隆重舉行2022年「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由心保和尚於佛光山大雄寶殿主法。南北美佛光山各分別院於當地5月7 日同步舉行。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帶領道場4位法師引禮,共109位發心皈依與受持五戒戒子,在道場、線上參加盛會。
為使戒子了解當天典禮程序,溫哥華佛光山於早上10時先行預演。當天下午3 時,於線上觀看阿闍黎慧昭法師講解五戒概說。5時典禮正式開始,心保和尚、長老慈容法師、慧傳法師分別開示及叮嚀,典禮於晚上8時圓滿結束。
藉由受持三皈五戒,認識自我的清淨本性,找回生命的價值,溫哥華信徒珍惜此殊勝因緣踴躍報名,其中17位新皈依、32位受持五戒、60位複戒;年齡最年長者為92歲新戒子梁潔貞、最小是2歲皈依的游寬行,另外3名皈依的善童學苑小朋友分別年齡只有4歲、5歲及8歲。
溫哥華複戒戒子王景偉表示,有一種重生的感覺,意義非凡。在戒會當中,經由再次誦讀戒條,檢視自己的疏漏之處,溫故而知新;複戒是自我要求,精益求精,更上層樓。因為這次因緣,與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戒子們雲端同堂共學,同結法緣,實在殊勝難得。
首次皈依受持五戒的周永光表示,由報名時的緊張及期待,至誓願成為佛弟子的當下,那踏實感及開心,改變了他對人生的看法;皈依受戒同樣讓他有重生之感,而戒律給予他具體修持的實踐性及警愓性。
出堂叮嚀時,覺初法師讚歎溫哥華戒子在忙碌中放下萬緣,珍惜因緣參與戒會。「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希望大家藉由一心持淨戒的功德力,蒙得諸佛歡喜讚歎,善神守護,精進勤修戒定慧,菩提增上。從今起要更努力地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的修行觀。溫哥華道場就是大家的家,要常回家來滋養自己的法身慧命。
為使戒子了解當天典禮程序,溫哥華佛光山於早上10時先行預演。當天下午3 時,於線上觀看阿闍黎慧昭法師講解五戒概說。5時典禮正式開始,心保和尚、長老慈容法師、慧傳法師分別開示及叮嚀,典禮於晚上8時圓滿結束。
藉由受持三皈五戒,認識自我的清淨本性,找回生命的價值,溫哥華信徒珍惜此殊勝因緣踴躍報名,其中17位新皈依、32位受持五戒、60位複戒;年齡最年長者為92歲新戒子梁潔貞、最小是2歲皈依的游寬行,另外3名皈依的善童學苑小朋友分別年齡只有4歲、5歲及8歲。
溫哥華複戒戒子王景偉表示,有一種重生的感覺,意義非凡。在戒會當中,經由再次誦讀戒條,檢視自己的疏漏之處,溫故而知新;複戒是自我要求,精益求精,更上層樓。因為這次因緣,與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戒子們雲端同堂共學,同結法緣,實在殊勝難得。
首次皈依受持五戒的周永光表示,由報名時的緊張及期待,至誓願成為佛弟子的當下,那踏實感及開心,改變了他對人生的看法;皈依受戒同樣讓他有重生之感,而戒律給予他具體修持的實踐性及警愓性。
出堂叮嚀時,覺初法師讚歎溫哥華戒子在忙碌中放下萬緣,珍惜因緣參與戒會。「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希望大家藉由一心持淨戒的功德力,蒙得諸佛歡喜讚歎,善神守護,精進勤修戒定慧,菩提增上。從今起要更努力地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的修行觀。溫哥華道場就是大家的家,要常回家來滋養自己的法身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