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致護法朋友們的一封信
各位護法、朋友們,大家吉祥!
「春回大地喜盈室,福降人間樂滿堂」,2025乙巳蛇年初始,心保及佛光山全球僧眾,謹以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新春祝福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祝福大家勇於走出去,精進努力,光明就在前方。
去歲,佛光山歷經不少重要時刻,特別是我們敬愛的師父上人星雲大師圓寂一周年之際,各界人士、功德主及佛光人齊聚佛光山,參與「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日」追思典禮、「話說星雲大師──談身教與言教」、佛陀紀念館大覺堂《浩瀚星雲》音樂劇,全球佛光山道場也在這一天同步追思,共同感懷大師的慈悲與智慧。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遵循佛陀教法與大師制定的民主制度,大眾選出第11屆宗委,並由退居和尚心定和尚宣布當選名單:心保、慧傳、妙士、如常、慧讓、覺培、慧知、慧寬、慧屏、妙光、覺容法師等11位;候補宗委5位:妙南、滿謙、妙廣、覺居、覺念法師。隨後11位新任宗委推舉心保為第11屆宗委會宗長、佛光山第11任住持。承襲大師的教誨與使命,吾人當自期勉,以穩健步履砥礪前行,秉持弘揚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精神,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與希望。
回顧這一年,僧信大眾見證佛光山與全球社會的因緣連結,文化藝術的傳承、佛教教育的發展、慈善事業的延伸,兩岸及各界交流等,處處看到大師在各地播下的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為世間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文化藝術方面,1月初,佛光山文化院舉辦「傳燈──星雲大師文化薪傳座談會」,同時啟用坐落於佛光山台北道場五樓的台北辦公室,會中頒發47座佛光山文化獎,呈顯文化的傳承與堅持;為緬懷大師暨台北道場啟用30年,台北道場舉辦為期一年的「智慧之光‧一筆字的人生──佛光山星雲大師光影展」,帶領大眾認識大師的弘法人生。
菲律賓光明大學宿霧藝術學院「星雲大師佛教與藝術中心」於2月開幕,成為學術交流和研究的重要場所;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首度舉辦「觀音文化節」,以「尋觀音、禮觀音、聞觀音」開展系列活動;4月,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受高雄大樹區九曲堂車站委託,為站內人行地下道進行彩繪,實現佛教藝術在地化;8月,人間佛教研究院「佛光山開山長老口述歷史系列」再度推出慈惠法師、慈容法師的訪談錄。佛光緣美術館舉辦30周年典藏特展,內容均為藝術家贈送給大師與佛光山的作品,以此緬懷星雲大師。
9月,於總本山舉辦「美學無界1994-2024──慶祝佛光緣美術館30周年學術研討會」有博物館與學術等各界逾250人參加。國際佛光會於日本法水寺舉辦2024年世界理事會議,吸引2000人參與,並成立越南胡志明協會與日本東京佛光童軍團。同時,第六屆「三好微電影」頒獎典禮來自115個國家地區、共3013件作品參賽。同月,「佛光盃合唱大賽總決賽」在馬來西亞「又見麻六甲」劇場舉行,逾千人與會。透過藝文、音樂、電影等現代化的方式持續傳播人間佛教。
中華古今人文協會迄今翻譯星雲大師總監修的《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已達17種語言,發行近200萬冊,推廣全球。人間佛教讀書會全台舉辦26場閱讀研討會,於南華、佛光大學「全民閱讀博覽會」,近4000人參加,共同推動《星雲大師全集》,實踐生活書香化之理念。
為加速佛教大藏經、《星雲大師全集》等佛教文本英譯的效能與品質,人間佛教研究院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簽約協議,透過人工智能,推動佛教文獻翻譯事業的發展;推出「《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發布會」,首度開放5000條英譯辭條提供測試。這代表科技弘法新時代的來臨,方式推陳出新,更貼近現代人的需求。
歷時近4年,《佛光大藏經‧儀志藏‧清規》20冊,在集體創作下完成定稿;南京金陵刻經處於6月下旬,送來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保存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雕版,創下由四代技藝傳承人共同完成雕版之首例。
佛陀紀念館展出的「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獲選大陸第21屆全國博物館10大陳列展覽精品──國際及港澳台合作獎‧出境展;為紀念星雲大師圓寂周年,11月至12月,「星光雲水──星雲大師的筆墨情懷主題書法展」受邀於北京國家博物館和上海中華藝術宮展出,大師的書法作品第三度應邀在國博展覽,兩岸同胞藉此緬懷大師對和平及文化交流的貢獻。12月初,「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在佛館登場,中國四大石窟藝術能於佛館展示,是大師過去在兩岸交流上努力付出,所逐步呈現的碩果。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第三度挑戰世界紀錄,最多宮廟、最多佛像與神像同日在佛館,進行文化與宗教的多元交融。
9月,台北故宮博物院「《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移展佛光山佛陀紀念館;10月,佛光山、敦煌研究院簽署合作,開展敦煌文化交流新篇章;緊接著11月下旬,佛光山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簽署交流備忘錄。對於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及兩岸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期許未來有更多這樣的往來,為廣大民眾帶來難得的藝術饗宴。佛館長年推動節能計畫與目標,去年通過了「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並與交通部觀光署簽訂合作備忘錄,推動綠色旅遊、文化觀光等永續發展。綠色公益基金會和中華商業總會舉辦「綠色守護者行動計畫」發布會,逾20家大型企業共同啟動森林復育行動,為環境永續盡一分心力。
適逢星雲大師創辦僧伽教育60周年,一甲子來,千位優秀師資培養逾6000名來自32個國家地區的佛子,佛光山叢林學院特舉辦緬懷星雲大師音樂會、叢林學院傑出校友專訪、僧伽教育研究及薪火傳燈紀念展等。大師創辦16所佛教學院後,去年成立了印尼佛教學院,這許多學子們,在大師的精神指引下成長茁壯,人間佛教的種子將播撒世界各地。
社會教育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南華、佛光大學延續辦學佳績,二校在去年皆通過教育部校務評鑑,涵蓋校務治理與經營、教師教學與學術專業、學生學習與成效及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4項指標,獲得6年效期的最高殊榮。
5月,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屆齡退休,由副校長高俊雄接任;林校長榮退後,接任「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副總校長」一職,持續為教育奉獻。11月,佛光大學第8任校長趙涵㨗就職。感謝佛光教育體系的歷任校長、老師們,相信在各位校長的領導下,將開創全新局面。
佛光山普門中學大學繁星推薦錄取率達百分之百,去年有錄取台大、清華大學者,餐飲管理科10名學生通過中餐乙級檢定,獲得11張證照,連續三年代表參加全國科學展覽獲得佳作,全校喜迎大豐收。
這些年中,「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不斷支持優秀教師與學校,全台有268所學校獲選為「第13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可喜的是,菲律賓達350所的三好學校,都成為零霸凌校園。「第12屆星雲教育獎」之「典範教師獎」由20位來自特教、醫學、宗教學等多元領域的教育工作者獲得;「第14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共有25位獲獎者。感謝各界人士響應大師理念捐款贊助,其中,五代皆為佛光人的國際佛光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戴美玉賢伉儷,於結婚60周年之日發願捐出善款,延續星雲大師以教育興學理念。
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童軍大露營於澳洲南天寺舉辦,國際佛光青年幹部會議於德國柏林舉行,全球佛光青少年共同發願佛教靠我,以三好四給的信仰力共建淨土,傳承人間佛教信仰。
在兩岸交流上,繼大師促成北齊佛首回歸後,3月,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發起「佛教文物捐贈」暨「兩岸人間佛教交流」,心保率近兩百人前往北京,於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行「佛教文物捐贈儀式」。由國台辦主任宋濤、李群等部長與主席團共同揭幕,捐贈30件山西佛教文物重返故里,展現台灣佛教界「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精神,實踐星雲大師「兩岸和合,共生共榮」的宏願。
10月,心保出席在浙江寧波舉辦的「第6屆世界佛教論壇」,並且做了一場主題發言,對大會主題「同願同行‧和合共生」表達看法,相信佛教平等與慈悲的普世價值,會為世界帶來和平曙光。也期望藉由這樣交流,為世界佛教增上共識的力量。
透過各種合作與學術交流中,逐漸看見人間佛教的影響。年初,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合辦「星雲大師示寂周年紀念暨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座談會」;5月,與中央研究院共同舉辦「現代社會中的『人間宗教』:多元宗教的對話與交流」論壇。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馬來西亞佛光山教育中心及《星洲日報》,於馬來亞大學聯辦「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座談會,探討大師對大馬人間佛教的貢獻。澳洲南天寺落成30周年之際,被當地政府列入「新州文化遺產名錄」,同時啟動口述歷史項目,由州立圖書館永久保存。
這些,不僅是學術的盛會,更是人間佛教精神的踐行。除了深耕於東方文化的土壤,也積極與各界進行對話往來,將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帶到世界各地。我們感念大師的遠見卓識,正是他的慈悲與智慧,指引我們走上不斷探索與創新的道路。
面對人類社會中日益加劇的自然環境,佛光山積極推動對環境的保護與永續發展的關注,在持續努力中取得一些成果。如「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中,《人間福報》「福報滿校園」獲得紮根永續金級獎的殊榮,「蔬食文化節」則摘下(健康與福祉目標)銀獎。
佛光祖庭大覺寺在宜興市政府倡導下,於五一假期承辦「2024第9屆中國宜興國際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為疫情後首度恢復舉辦。11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COP29上,國際佛光會首次做主題發表,闡述佛教與環保的關係。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將秉持大師倡導「環保與心保」的理念,為地球的永續發展與人類的福祉努力不懈。
工程建設方面,歷經11年,南京天隆寺在去年2月重建完成;6月,曼谷佛光山泰華寺和德國柏林佛光山開光啟用;9月,日本群馬佛光山法水寺「星雲大師紀念公園」揭碑;10月,歷時12年建設的佛光山惠中寺落成啟用暨佛像開光。馬來西亞芙蓉佛光緣、澳洲中天寺大雄寶殿、加拿大渥太華佛光山、舊金山三寶寺,也先後舉行安基灑淨、上梁祈福典禮。
每一座道場的落成,都是佛光山弘揚人間佛教的又一座燈塔,更是精神信仰的深化與延續。在這些道場中,佛光山僧信二眾秉承大師的教誨,普及人間佛教的智慧與慈悲,讓每個人在這片土地上感受佛法的光輝與力量。
面對人間的天災苦難,佛光山慈善弘法從未間斷。1月,日本石川縣發生7.6級地震,引發大規模火災及海嘯,日本地區的佛光人立即啟動援助及關懷;接連巴西洪災、馬來西亞沙巴洪災等,佛光人立即前往援助。3月中旬,國際佛光會在第68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68)平行論壇上,發布「清奈希望之村教育計畫」。4月3日清晨,台灣發生7.2級大地震,花蓮受災嚴重,佛光山協助花蓮縣政府救災,並為受災民眾提供臨時安置。5月,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與天主教會花蓮教區,共同在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為0403地震宗教祈福音樂會:太平洋左岸的音樂祝禱」,期以音樂撫平民眾心靈創傷,帶來重生的希望。
每當災難來襲,佛光山總在第一時間前往受災地,提供物資援助與心理安慰,這不僅體現佛教的慈悲精神,也是佛光山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每一次的急難救助,都是「普利人天」理念的實踐,參與其中的佛光人,皆是大師慈悲精神的傳承者。
大師提倡體育弘法,展現「人間佛教」的核心理念──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讓每個人在不同領域體會佛法的價值。在賽事方面,捷報頻傳。1月的UBL大專棒球聯賽中,南華大學獲得亞軍;3月HBL高中甲組籃賽中,普門女籃隊再獲亞軍;光明大學田徑隊參加「2024私立學校體育協會省會賽(PRISAA Regional Meet)」,榮獲28金、12銀、2銅,成為全場總冠軍。
佛光體系運動員在體壇上屢獲肯定,南華、普中棒球隊在中華職棒選秀中有6人入選,佛光大學女籃隊有4人獲選瓊斯盃中華女籃隊員;剛在世界棒球12強賽奪冠的中華隊中,陳柏清、張政禹為南華大學傑出校友。
全球僧信秉持佛光精神,締造多項榮譽。如:大師規畫建設的佛光山藏經樓獲得國家建築金獎;內政部「113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中,佛光山轄下14所別分院獲得「宗教公益獎」,澎湖海天佛剎還取得「宗教公益深耕獎」、「宗教公益獎」雙項殊榮,彰化福山寺獲頒績優宗教團體、低碳認證標章雙項榮譽;總本山獲得台灣環境教育界最高榮耀「第9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團體組特優;佛陀紀念館獲SGS頒發ESG Awards能源管理獎;佛陀紀念館、巴西佛光山如來寺再獲全球最大旅遊評論網站貓途鷹「Travellers' Choice最風雲得主大獎」及「優等證書名人堂」徽章。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榮獲 113 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這一殊榮肯定佛光山推廣文教弘法與深化社會教化方面的卓越貢獻。中華佛光童軍團則以三好四給精神服務社會,共有15個佛光團,獲頒全台績優童軍團。
美國佛光山西方寺長期帶領義工團隊到聖地牙哥海軍陸戰隊培訓基地佈教,獲頒美國總統義工服務獎。菲律賓佛光山慈恩寺在宿霧扎根30餘年,光明大學宿霧藝術學院成為培養藝術人才的搖籃,為表揚對宿霧的貢獻,市長Michael Rama頒發了特別獎。長年服務社區及弱勢團體的新加坡佛光山、佛光會新加坡協會,以及多倫多佛光山50名資深義工,分別獲新加坡政府頒發「人民協會社區精神表揚獎」、Legacy Award傳承獎殊榮;馬來西亞佛光防護隊4位隊員,被委任為雪蘭莪州民防部隊聯盟官員。
個人方面,紐西蘭佛光山滿信法師受頒「紐西蘭國家功績勳章」,是紐西蘭首位受勳的佛教人士;高雄市政府敦聘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為市政顧問,期借重佛光山在慈善、文教等經驗,共同打造大高雄美好願景。佛光山南美教區總住持妙佑法師獲授證為「巴西國家童軍團佛教導師」,百年來,天主教之外,佛教是首獲此證書的宗教。種種喜事、榮譽,都是海內外佛光人努力所致,一切都是「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
文末,向大家報告,佛光山大雄寶殿自1975年11月16日奠基以來,至今已近50年歷史,成為全球佛光僧信弟子的精神信仰中心。多年前在大師囑咐下,終於在12月8日舉行修繕開工祈福灑淨典禮,工程預計一年,期許永續弘法功能,顯揚佛光宗風。
感謝各位的護持與奉獻,佛光山全體大眾在各方面將更加努力耕耘,未來的日子裡,繼續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實踐人間佛教、建設人間淨土的心願,讓佛陀的慈悲、智慧、光明照亮世界每個角落。
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平安吉祥、福慧圓滿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宗長心保暨全體一同 合十
2025年元旦
溫哥華義工圍爐團聚 歡喜共辭舊歲迎新春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溫哥華佛光山於1月11日,在列治文龍皇餐廳為發心義工舉辦「2025迎春義工圍爐聯歡會」,為即將結束的龍年畫上句點,為即將到來的小龍年揭開序幕,共近200位義工和家屬參與。
住持覺初法師感謝所有義工一年來的發心奉獻,並以2025年新春法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勉勵大家在新的一年繼續精進,向前邁進,共同創造更光明美好的未來。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會長吳家遜也感謝所有義工的無私奉獻,在大家集體創作之下,共同完成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為了表彰和感謝義工們的努力、付出,活動中特別為新任督導長和協會理事舉行授證儀式。此外,還頒發獎狀給在去年佛學會考中取得滿分的佛光人,以鼓勵他們的精進學習。
晚會由3位佛青分別以中文、英文、廣東話主持,在列二分會的「金龍辭歲」表演中揭開序幕,偌長的舞龍環繞整場,帶來新春的喜慶氛圍。佛光合唱團帶來的3首「人間音緣」歌曲,讓現場觀眾沉浸在美妙的樂音中,安可聲不斷。佛青充滿朝氣的舞蹈、督導委員會主持的「十二生肖之新春法語」、和諧分會帶動的「音樂節奏記憶遊戲」等,都頻頻炒熱現場氣氛。
除了歡樂的節目外,晚會也安排感性的「義工心得分享」,由督導連漪分別訪問老中青三個世代的義工,分享他們在各個崗位上擔任義工的心得與收穫。
晚宴除了豐富的菜色外,常住也特別準備豐富的抽獎禮品讓義工們帶回家。活動進入尾聲時,覺初法師帶領4位法師、協會理事、分會長,以及在場大眾一起獻燈祈福,並且向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長老、本山住眾及全球佛光人拜年,一齊迎向嶄新的乙巳蛇年。
國際佛光會高貴林分會舉行迎春暨2024會員大會
國際佛光會高貴林分會於1月15日舉行迎春暨2024會員大會,活動採實體與線上同步進行。當日有五位分會幹部現場出席,並邀請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輔導法師 覺初法師、分會輔導法師 有因法師蒞臨,共同推動新一年的會務發展。
會中,覺初法師首先讚嘆高貴林分會組織多項創新活動,包括為新移民開設英語教學課程以及舉辦多元文化講座,同時,法師也提醒大家,佛光會的活動秉持「非佛不作」的理念,透過多元活動,逐步引導更多人接觸佛法,找到內心的平衡與力量。
高可欣會長也感謝這一年來大家的護持,希望今年新的開始,大家都能將佛法運用在工作、生活、會務推廣之中。
會員們也藉此機會分享了過去一年來的心得與成長,並在互動中增進彼此的聯繫。活動最後,熱鬧的抽獎環節為大會畫下歡樂句點,現場洋溢著和諧與歡喜的氣氛。
展望未來,高貴林分會將持續推動會務,號召更多人參與,共創光明未來。新的一年,大家將齊心協力,攜手邁向更豐富的生命旅程。
星語心願
溫哥華佛光人響應總本山「彩繪燈籠平安燈會」為新年祈願
在充滿祝福與希望的季節裡,溫哥華佛光人熱心響應總本山平安燈會彩繪燈籠。活動中,大家不僅親手繪燈籠,還用心寫下自己的心願與祝福。每個燈籠都蘊含著信眾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寓意著每一顆心中所許下的願望,像星光一樣璀璨明亮,照亮來年。
此次燈籠的設計以「星語心願」為靈感,共集結了兩百多個燈籠,每個燈籠的圖案和色彩都代表著不同的祝福與期許。透過這些燈籠,溫哥華佛光人,將自己內心的願望與希望,化為創作,希望為新的一年帶來平安、光明與祥和。
12月29日溫哥華佛光青年團10多位成員,協助燈籠整理,從組裝、噴亮光漆,到最後的收納,大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這一充滿意義的工作。有的成員協助組裝與噴漆,有的成員協力完成了燈籠的最終清點,以及整理工作,確保每個燈籠之後都能完好地送達總本山,參與即將於2025年舉行的平安燈會。此次出坡,使青年在集體創作中更加親近,也共同見證了滿載祝福的心願傳遞。
溫哥華佛光童軍14載聖誕送餐
與救世軍一起服務大溫社群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33旅佛光童軍於12月25 日,參與加西救世軍 (Salvation Army) 溫哥華市中心東端 Vancouver Harbour Light Centre 舉行的免費聖誕大餐活動。8名羅浮及1名行義童軍與來自其他慈善組織義工,共同招待大溫哥華社區 600名有需要人士,享用精美豐富的聖誕大餐。
此項傳統活動舉辦至今已踏入第67個年頭,目的是讓無家可歸者有機會享用聖誕大餐,甚至還收到禮物,一同感受聖誕節日的溫暖,以及社會大眾的關懷和重視。
佛光童軍自2010 起無間斷地支持該活動。本著服務大眾的精神,負責備餐、送餐及善後清理工作,其承擔的態度和團隊精神,皆受到主辦單位極高的肯定和評價,所以14年來都受邀合作,共襄盛舉。
主辦單位負責人非常感謝捐贈食物的團體、超過一百名的義工準備豐富美味食物,以及33旅列治文佛光童軍的服務,讓餐廳內的節日氣氛愉快與賓至如歸的滿足,皆大歡喜。
北美人間佛教宣講員考核 溫哥華應考者表現優異
國際佛光會北美洲2024年「人間佛教宣講員」考核,12月21日在北美各道場舉行,共有60位預備宣講員參加實體考核。溫哥華佛光山則有4位考生參與,由住持覺初法師、宗謙法師、妙新法師、有因法師擔任評審。
參加考核的預備宣講員之前已經通過初審、線上培訓及複審,皆以「三段式演講法」:利用5-6分鐘消化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文章,再以8-10分鐘分享文章對其個人生活的印證,最後1分鐘則總結各自的領悟與體會。
溫哥華部分,除了陳捷義在培訓時已宣講通過,考核當日林志鍇、王景偉、王浦、卞曉雪分別以〈六自〉、〈天地皆是文章〉、〈自殺的結果〉、〈快樂哪裡來〉為題進行宣講。覺初法師也在考核最後進行講評,分析每位講者的優缺點,方便日後改進。
此次實體考核,一改以往讓參與者使用電腦投影片宣講,改以大字報作為輔助工具。目的是為了讓宣講員熟悉使用不同的工具,即使身處沒有電腦或大型螢幕等現代化科技的環境下,依然能毫無障礙地盡情表達。儘管規則有變,每位預備宣講員仍全力以赴,將自己的生命故事、親身經歷與星雲大師的文章做了高水準的結合與呈現。
溫哥華佛光人彌陀聖誕 精進念佛增進信願行力
慶祝阿彌陀佛聖誕,溫哥華佛光山於12/13-12/15啟建彌陀法會,念佛三永日,計有信眾900多人次參與精進念佛,佛號聲繚繞及莊嚴道場。
12/15為彌陀法會第三天,適逢農曆十五及彌陀聖誕月,常住備有壽桃與信眾結緣,讓大家吃平安外,更藉由精進念佛來增進自己的信仰與願力。住持覺初法師於三天的開示中,分享了念佛法門的方法及重要性,並敘述如何修持念佛法門及如何一心不亂地培養專注的念佛。
三日法會中,更要求大眾保持禁語,希望透過精進修持的氛圍,培養大家安住在佛號中摒除雜念、收攝身心並提升念佛的法喜。法會結束後,大家歡喜的將佛前祈福所供的蓮花燈蠋帶回家,祈願新的一年光明在望!
善童學苑 結業典禮暨三好佛學會考
溫哥華佛光山善童學苑於12月8日舉行秋季班結業典禮暨三好佛學會考。活動涵蓋參加北美佛學會考英文兒童組、青少年組及青年組三個組別,共吸引30多位小朋友、家長及佛光青年參與,展現學佛的熱忱與團結的精神。
當天,小朋友準備參加佛學會考,考前觀看《雲水禪》視頻,並在法師、佛青小老師及家長的悉心引導下,理解佛教基本義理、佛門禮儀與生活禮儀。其中,最小的考生年僅4歲,由母親代讀試題,憑藉自己的思考作答,神情專注認真,令人讚歎。整個考試過程用心學習並感受佛法智慧,為他們的心靈成長種下善根。
下午的結業典禮在充滿溫馨與感動的氛圍中展開。溫哥華人間學院院長覺初法師於開示中強調佛法需要世代傳承,並讚揚佛光青年積極參與活動的精神,期盼更多小朋友未來加入佛光青年團,為弘揚人間佛教注入新力量。
隨後,兩位法師分別頒發「結業證書」、「三好獎」、「全勤獎」及「佛光獎」,表彰善童的努力與成績。在場家長紛紛拿起手機記錄每一個美好瞬間,現場洋溢著歡樂與滿足的氣氛。
最後善童學苑輔導法師有因法師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2025年新春賀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勉勵大家,並誠摯邀請大家報名參加下學期課程,延續學佛的喜悅與學習精神。
溫哥華佛光山善童學苑結業典禮不僅展現孩子的成長,也體現佛光山推動教育、傳承佛法的努力與用心,為來年活動開啟更光明的未來。
2024北美佛學會考 溫哥華考場溫馨中有佛法
2024北美佛學會考12月8日在國際佛光會北美26個協會同時舉行,分成人個人、團體組及青年、青少年、兒童組,近兩千人應考,試題涵蓋中文、英文與法文。溫哥華協會有成人、佛青、善童與童軍等120人報考,採線上與實體兩種方式應考,其中最年幼者為4歲的Carter,最年長為82歲老菩薩王幼珍。
今年的佛學會考,中文成人組以《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為主,B組則增加《佛光教科書第6冊》;英文成人組以《佛法真義4》為本,提供5分鐘的線上簡報;英文兒童、青年組則以可愛的動畫《雲水禪》系列為範圍,在線上Kahoot平台上,以遊戲的方式讓會考變得生動有趣。
在溫哥華考場中,善童與童軍分別於不同時段在道場中實際應考,由於許多孩子年幼,尚無法獨自完成考試,因此有不少家長陪同旁協助。親子間你問我答、互相討論的親密互動,勾織一片溫馨畫面。
另外也有成人團體組三三兩兩地在道場各個角落進行考試,他們陪同視力模糊的老菩薩,一同唸題、查資料、討論,讓老菩薩們很有成就感地完成考試;老菩薩王新榮很自豪地說:「我考了一百分。」
和諧分會會員大會 佛光人歡聚一堂 辭舊迎新話團圓
溫哥華和諧分會於12月29日召開了2024年度會員大會,共有35位佛光人回到道場。透過會務報告,回憶美好時光,重溫法喜禪悅,展望新年分會活動計劃。
分會輔導法師覺初法師開示,佛光會是一個以佛教為根本的團體,制度領導,非佛不做,相信即將過去的這一年,大家都依教奉行,身心自在,祥和歡喜。年度大會就好比一次家庭團聚,希望大家能多多回家參加道場的各類活動,共同學習,修福修慧。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好好規劃未來,找到努力的方向,開發我們本自具足的慈悲智慧。覺初法師並贈予會員大眾四件法寶:佈施者得福,慈心者無怨,為善者消惡,離慾者無惱。並期許大家善法欲增長。
溫哥華協會吳家遜會長在致詞中感謝和諧分會對協會會務的支持與貢獻,切實展現了國際佛光會共生共榮的主題目標。在即將到來的繁忙的2025年,協會的各項活動也離不開每一位會員的參與。
最後,主席慕談台花會長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家庭學業事業,向前有路,光明在望。會員大眾,攜手同行,集體創作,在大溫傳播人間佛教善美的種子。
列治文第一分會會員大會 會員歡聚一堂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列治文第一分會12月28日於道場大教室,舉辦 「第14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迎新及聯歡會」,恭請溫哥華協會輔導法師覺初法師、分會輔導法師妙新法師、協會吳家遜會長、知屏法師及會員共計78人出席。
分會黃麗玉會長感謝大家蒞臨, 讚揚及感謝委員和聯絡組組長,參與及承擔會務。大會中並報告了2024年會務和2025活動展望、財務報告、介紹2024加入分會的12名新會員。
協會輔導法師覺初法師致詞時讚嘆分會會員有福報,而福報要用在學習當中,才能福慧雙修。並引用長阿含經中的「四法最上」,鼓勵大眾要懂佈施,「佈施者得福」。種植福田,要歡喜布施,愈是喜捨布施,就愈有福報。「慈心者無怨」,一念慈悲可化除瞋恨,不會樹敵。「為善者銷惡」,透過懺悔行善,多聚善緣,或使惡緣的力量逐漸減弱。「離欲者無惱」,佛教雖然不完全要人禁欲,但是卻需要疏導,欲海波瀾,需要導之以正,所以應該追求「善法欲」,遠離「汙染欲」。
溫哥華協會吳家遜會長表示,感謝列一分會做出的貢獻,期待在新的一年裡,大家能夠繼續支持佛光會。
分會輔導法師妙新法師表示,列一分會就像一個大家庭,一家人相互關懷,和諧歡喜。列一是一個自我修持的分會,舉辦讀書會增加會員閱讀興趣、慈善捐贈,幫助獨居長者及弱勢家庭等。鼓勵會員新一年再接再勵,福慧雙修,在團體努力下,自利利他,成就大眾。
聯歡會在豐富午餐後開始,活動在幾個節目表演中不斷出現高潮,包括謝麗興師姐的粵曲表演;楊惠韶、陳寶珊的時代曲表演;以及委員與會大眾一起高歌數首人間音緣歌曲:「四海都是佛光人」、「十修歌」、「我的家在佛光山」。
遊戲環節「誰是大贏家」,考驗會員對星雲大師著作的熟識程度。大家在最短時間內列出大師作品名稱,比賽激勵。妙新法師主持的抽獎時段,不但人人有獎,法師主持手法幽默風趣,為聯歡會帶來笑聲不絕。
分會黃麗玉會長期望2025年大家攜手同步,創造更好的明天,一同在佛道上努力學習。好像大師明年的法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2024淨華分會會員大會 齊心展望未來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淨華分會12月29日於講堂五觀堂舉辦2024年會員大會,共有26位會員遠從大溫各地區來參與這一年一度的活動。
分會長崔潤心很感謝大家能在年關繁忙中出席。希望大家能夠在集體參與中共享,祈願明年度有更多更好的活動推出。
協會輔導法師覺初法師特別闡述淨華分會是一個非常具有特色的分會,1996年由演藝人員組成,星雲大師親自命名,以「清淨蓮華」資勉會員。法師並歡迎北美藝術家協會、書畫研究院的成員們加入行列,成為佛光會大家庭的新會員。希望大家有回家的感覺。往後能齊心協力,在分會集體創作,發展會務,蒸蒸日上。
溫哥華協會會長吳加遜希望大家能夠實踐共生共榮,將「人間佛教」帶到生活當中。
分會長感謝會員們的參與,並將過去一年的會務剪輯成影片供會員們回顧。明年希望能多舉辦文化藝術、 慈善、修持等活動,以增進會員們的交流。
分會輔導法師知屏法師帶領會員做小卡片作業- 「 2024年自身檢討•規劃2025年」,期許有更光明希望的一年。並且分享了影片「雁行理論」,希望大家能夠彼此推動「接受中給予∕給予中接受」,協力互助,互相包容鼓勵,集體創作,協助會務進步。
會後會員們分組參與4個有趣的有獎遊戲:彈彈乒乓球、春聯拼看看、叠叠樂和吹吹乒乓球。最後在壓軸大抽獎後結束。
列三分會會員大會暨聯誼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列治文第三分會12月29日於溫哥華講堂舉行「2024年會員大會暨聯誼會」。住持覺初法師、新任輔導法師知屏法師及溫哥華協會會長吳迦遜會長共同出席,與大家回顧列三分會2024年的成績,並展望充滿希望的2025年。
會議伊始,列三分會會長韓曉曦對2024年的分會活動進行了詳細回顧,展示了一年來分會舉辦的各項活動及成果。接著,會長向大家介紹了2025年道場與協會的活動安排。會中還特別迎接了兩位新會員的加入,住持親自為新會員們頒發了結緣品。
接下來是溫馨的慶生環節,會員們集體唱生日歌、品嚐蛋糕,共享歡樂,增進了彼此之間的聯繫。列三分會新任輔導法師知屏法師貼心地為會員們精心準備了一部影片——《遺產小故事 - 轉捩點》。影片講述了一位老人以遺產方式給予陌生人和曾經幫助過他的人再次結緣。而這些普通人在追尋遺言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過去一個微不足道的善行,竟成為他人生活的轉折點。透過這個故事,法師引導大家反思初心,領悟「人間處處是修行道場」的深刻智慧,並勉勵大家在生活中實踐佛光人的「三好四給」。
方廣分會會員大會 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方廣分會12月7日舉行會員大會,15位會員遠從Surrey, Delta地區開車來到溫哥華佛光山講堂參與這一年一度的活動。
分會長曾羽君將過去一年的活動剪輯成影片,和會員們一起回顧,並對積極參與活動的會員們表達感謝。分會輔導法師宗謙法師也對分會所舉辦的活動表示認可,並建議夏季時多舉辦戶外活動與共修,以增進會員的交流。此外,會員們也紛紛對明年活動出謀劃策,期許有更豐收的一年。
會務報告之後,分會設計了有趣的有獎遊戲,在分組中競賽最快拼出星雲大師五本著作的書名,從而獲得獎品。會員們也在遊戲中對大師著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隨後進行的是彩繪燈籠的環節。為了讓不擅長繪畫的會員也能端出寓意呈祥的燈籠,張敏師姐提供了幾種簡易的上色手法,包括將水彩顏料放進瓶中,用噴漆的方式為燈籠上色;用膠帶拼貼出想呈現的吉祥話,再進行噴漆;以壓克力顏料直接彩繪或寫字…等,分會也準備了各種顏料、彩筆與工具,讓會員們沉浸在創作的樂趣裡,甚至源源不斷地想出從未嘗試過的畫法。由於之前的準備工作充分,因此整個彩繪過程既順利又有趣。
每個會員都在白紙燈籠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藝術天賦,有些老菩薩在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藝術潛能,欲罷不能地接連完成兩個燈籠;有些擅長繪畫的年輕會員則大方分享自己的才華,協助需要的老菩薩共同完成作品。讓原本簡單的彩繪,變成歡樂的創作,現場氣氛熱絡而有趣。
不到一個小時,十幾個五彩繽紛的燈籠便大功告成。會員們意猶未盡,於午餐後又繼續進行加工和修飾,並掛上祈福的許願字條。最後,大家都在祈願卡中寫下對未來一年的期許,懸掛於燈籠下,祈願「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為總本山的平安燈法會更添喜氣與色彩。
依空法師帶領溫哥華信眾 追隨玄奘大師去取經
溫哥華佛光山於11月24日舉行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以「跟著玄奘大師去取經」為題,吸引近300位信眾參與,深入探索玄奘大師傳奇的一生。
依空法師指出,玄奘大師與鑑真大師都是為法忘軀的冒險家。玄奘大師於隋文帝時期(600-664年)出生,13歲出家,發現當時佛經解釋眾說紛紜,為尋求正法,他發願前往印度求取經典。在27歲時,他不畏艱險出發,經歷沙漠、山脈等重重險阻,堅持「寧向西土一步死,不向東土一步生」的信念,三年後終於抵達印度。
在印度,他於那爛陀寺研習五年,深入研究空、有、中觀等經典,並遊歷五印度,所見所聞被記錄於《大唐西域記》。此書詳載西域、印度等138國的歷史、宗教、風土人情,成為後世探險家的重要參考資料。在印度期間,玄奘大師以學識和辯才享譽各國。41歲時,戒日王於曲女城為他舉行無遮辯論法會,吸引五印度的18位國王參加。玄奘大師在法會中提出的論文《真唯識量頌》,懸於會場門外,18天內無人能破。他因此獲得「大乘天」和「解脫天」的尊稱,為佛教界所推崇。
玄奘大師歷經17年求法,於44歲回國,開展19年的翻譯工作。國家特別設立譯經院,由他與眾多學者翻譯了75部、1335卷佛典,其譯經量超過其他翻譯家的總和。
玄奘大師的努力不僅促進了佛教經典的流傳,更推動中印文化的交流。他除了譯經,還撰寫了《八識規矩頌》和《大唐西域記》等著作,並將《道德經》及已失傳的《大乘起信論》譯為梵文,推動佛教思想與文化的互通。儘管玄奘弘揚唯識學,他也翻譯了六百卷《大般若經》,顯示他對佛教不同宗派的包容與尊重。
63歲時,玄奘完成《大般若經》的翻譯,感覺身體力衰,選擇擱筆。於次年二月五日圓寂,享年64歲。圓寂時,百萬人送行,三萬人守靈,充分展現他在佛教界的影響力。
依空法師總結道,玄奘大師的一生不僅是一位教育家、翻譯家、辯論家,更是法相宗的一代宗師,他的精神至今仍然啟發著世人。並勉勵聞法的大眾效法玄奘大師的精神,護持道場勇於承擔,僧信共同努力弘揚人間佛教。
2025會員大會暨理事改選 依空法師見證完成世代交替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11月23日於溫哥華道場舉行「2024年第十三屆理事選舉暨第十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特別禮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暨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辦公室主任覺仲法師、列治文市議員區澤光、律師Sabrina Chang、建築設計師Andrew Cheung與工程項目經理Kevin Chen出席。當天出席的200位會員選出了25位第十三屆理事及4位候補理事。
依空法師在致詞中回顧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開創佛光山與佛光會的歷程,表示1994年的世界會員大會就在溫哥華道場舉行,當時道場剛剛落成,至今恰好屆滿30年。他有感而發地說:佛教之所以在印度衰亡,就是因為遠離人間。因此大師創建佛光會,就是希望借助各位的力量,弘揚人間佛教。
區澤光議員代表列治文市長馬保定向大眾致意,回憶起30年前溫哥華道場開幕時造成的社區轟動,並對佛光會維護社區平和守序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表示,佛光會的「三好」理念雖然簡單,卻意義深遠,為社區做出巨大的貢獻,期望人間佛教能繼續為社會、國家甚至世界帶來幸福與和平。
理事選舉經兩輪舉行,第一輪由會員們投票選出25位理事與4位候選理事。第二輪由當選理事選出協會會長與三位副會長。最後由現任溫哥華協會會長吳家遜高票連任,而三位副會長分別為許珮芬、史亭如、王浦。吳家遜會長在當選感言中表示,第一任屬於學習階段,期望在熟悉會務後,能於第二任中有更好的展望。
會議中也為2024年的會務做了精采的影片回顧與財務報告,同時提出2025年的活動計畫與財務預算。最後由依空法師叮嚀大眾,儘管星雲大師不在了,佛光會仍然秉持「制度領導、集體創作、非佛不做、唯法所依」的原則,陸續在各地產生新的理事與幹部。各位就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佛光會奉獻中互相學習,接觸各種人,成就各種事。
溫哥華佛光山傳授戒法 八關齋戒長養出世善根
溫哥華佛光山於11月10日舉行八關齋戒修道會,近90位戒子參加,其中年紀最長者84歲,年齡最小為14歲。這是在家信眾得以學習出家生活,藉以長養出世善根,種植出世善因,趣向善道的妙門。
當日課程在莊嚴肅穆的正授之後展開,戒會授戒阿闍黎尼覺初法師特別為戒子講述受持八關齋戒的內容及種種功德。法師解釋,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實踐。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佛教的戒律是來自外在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受持八關齋戒,可防止身口意惡行。修諸善業,邁向出家之道,出離生死流轉之門。
第一次參加八關齋戒的劉淑娥戒子表示,透過本次戒會,讓他見識到佛光山集體創作的威力,一整日的課程,原來有這麼多人在護持,這是外面企業望塵莫及的。佛光山就像個溫暖的家,讓自己倍感幸福。
高齡84歲王幼珍戒子,一看到戒會通啟,立刻報名。她說,能成為星雲大師的弟子,是自己多生多劫修來的,只要還能動,就一定要把握因緣在常住受持清淨戒。法師起初還擔心她體力不夠,但一天緊湊的戒會下來仍不免讚嘆,給她100分,是年輕人的楷模。
戒會課程包括「佛光三昧修持法」、〈勸發菩提心文〉、「禪修」、「出坡」;最後一堂課覺初法師講授「宗門思想」,引用星雲大師往事百語「隨緣不變是最好的性格」一文,透過大師講述自身弘法經歷,讓我們見到師父上人如何在非佛不作的原則下,以「隨緣」來止謗,以「不變」來應付萬變。戒子們深深感受到大師性格中所散發出的聖言量,紛紛表示緬懷感念大師,就要深入大師的文字般若,在教誨中與師父上人相遇,依大師留給世人的法身,去實踐人間佛教,涵養慧命。
溫哥華佛光人寒冬送暖 物資善款嘉惠弱勢家庭
隨著冬季降臨,溫哥華氣溫驟降,溫哥華協會列治文第一分會與淨華分會攜手舉辦「寒冬送暖」活動,並於11月28日將所募集的86箱/袋的新舊物資捐贈救世軍,以及善款捐贈列治文食物銀行與消防局,以愛心為寒冬中的弱勢家庭帶來實質幫助與心靈關懷。
捐贈當日,救世軍派來兩名義工亦協助,將新舊衣物及廚房用品裝載至貨車運回總務,用於支援弱勢家庭的日常生活。小型電器則捐贈予佳頤中心,送至唐人街獨居長者手中,為他們的生活增添溫馨與便利。
此外,該活動還募集了近四千加元善款,將分別捐助列治文食物銀行與消防局,用於購買食物和玩具,幫助貧困家庭度過寒冬,並讓孩子們感受到節日的愛與歡樂。佛光人的愛心行動不僅溫暖了受助者的身心,更充分展現「佛光照大地,歡樂滿人間」的慈悲精神。這次活動特別關懷兒童、弱勢家庭及年長者,體現了佛光會對不同年齡層的深切關懷與支持。
義工們歷經一星期的篩選與整理工作,雖然過程辛勞,但每個人都甘之如飴。義工John與Lucila分享道,儘管忙碌,能夠幫助他人,讓他們深感充實與喜悅,這正是佛光人「吃苦耐勞、助人為樂」精神的最佳體現。救世軍義工對佛光協會的支持深表感謝,強調舊物再利用不僅減輕環境負擔,更讓有需要的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佛光會將持續把「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愛心化為行動,讓這份溫情在寒冬中延續,陪伴更多人走過困境,迎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溫哥華佛光人愛心不輟 續往素里食物銀行服務
繼8月份在Surrey食物銀行的一日義工體驗後,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方廣分會一行15人,於11月8日又再度組隊到食物銀行協助發放食物與庫存整理,並捐贈善款,期望在寒冬中送一股暖流,溫暖人心。
自從8月份第一次到食物銀行做義工後,會員紛紛表達能再為社區服務,因此趁著冬季來臨,有著感恩節與耶誕節的需求再安排一次。不期這一天剛好遇上Surrey中小學放假,因此會員便帶自家孩子一同前往,包括4位孩童與2位青少年,展開意義非凡的一天。
Surrey食物銀行活動統籌Diego表示,由於經濟不景氣,申領食物救濟的人數正在大幅上升,今年就增加23%,而每天還新增5-6個符合資格的家庭。目前服務對象每月超過15000人,每天為約300個家庭提供食物。然而,食物銀行所獲得的捐贈卻逐漸下降,這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壓力,尤其每年5至9月是最短缺的時候。因為資源有限,為了讓更多家庭獲得幫助,食物銀行規定每個符合資格的家庭每兩周才能來領取一次食物(懷孕婦女則為每周一次),領取的數量也根據家庭人數而有嚴格限制。
當天義工工作分兩個部分,一部分義工負責分派食物,另一部分則在倉庫裡分類歸納整理各地捐來的食品。食物銀行資深義工Yvonne仔細地向大家說明食物分類與識別保存期限等注意事項。提到「我們要把乾淨如新的食物給人,才不會讓人覺得我們是把不要的給出去。」讓人感受尊重與平等的精神,就在每一個細節裡。
有5位跟隨父母首次參加義工的小朋友,被安排在食物發放的攤位上,與民眾直接接觸的經驗裡,他們表示,之前從未想過身邊竟有這麼多人每天為三餐發愁,因此對於自己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更加珍惜,感恩父母提供的豐富物質條件,也發心以後要回饋社會。
第二次參加的佛青Claire說,看到這麼多義工為大眾服務很感動,也很受啟發。而大多數會員也表示,通過此次活動,在給他人提供幫助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心,無形中也提升自己的修行。雖然每個人的能力有限,但如果每個人都能為社會做出自己看似微小的貢獻,這個社會必將更美好。
方廣分會已連續數年,於冬季時為Surrey食物銀行募款,會員們也都慷慨解囊。此次不僅組隊服務社區,也捐贈所募集的善款予食物銀行,受到他們深深的感謝。
溫哥華佛光山皈依典禮 為海外信眾確立信仰
溫哥華佛光山11月3日舉行皈依典禮,由住持覺初法師主持,16位信徒發心皈依成為正式的佛弟子,包括3位佛青、5位會員、6位新進會員,以及2位非會員。最年輕及最年長的分別為19歲與76歲。
覺初法師在典禮中闡述皈依的真諦,表示許多人在海外想要尋求心靈的依靠,因此特別提供皈依的機會,讓大眾確立自己的信仰。而皈依只是第一步,未來可以把握機會繼續受持五戒、菩薩戒。
典禮中,法師帶領大眾諷誦《心經》,宣誓生生世世皈依佛法僧,並在懺悔發願、身心清淨後進行皈依。法師表示,佛光山是臨濟宗法脈,佛光山開山祖師為星雲大師,佛光堂上第二代第十任住持心保和尚為大家的三皈本師。皈依後就是正式的佛弟子了,日後應以佛法為依歸,修正自己的身心,讓生活有個方向,發揮生命的價值。佛光山全球近300個道場都是佛光人的法身慧命之家,鼓勵大眾要參訪位在高雄的總本山佛光山。
典禮結束後,每個人依序領取自己的皈依證、念珠及一本大師的書。在佛光山擔任義工的張敏說,進入佛光山已一年多,今天能成為正式的佛弟子感到非常殊勝,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日後定會更用心學佛,並貢獻一己之力為大眾服務。